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遁甲演义

遁甲演义

二卷。明程道生撰。程道生生卒年不详。字可生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世人言“遁甲”皆以为祖于《洛书》,但《河图》以图名,当有奇偶之象,《洛书》以书名,当有文字之形。故班固以为六十五字(见《汉书·五行志》),刘向以为三十八字,刘歆以为二十字(并见《尚书正义·洪范篇》)。这是汉以前《洛书》无图之明证。若象宋以后所传四十五年之状,与《河图》便没有两样,那当名“洛图”而不名“洛书”了。考《大戴礼》载明堂古制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文,是九宫之法所自。遁甲之法实以九宫为本,纬以三奇六仪八门九星,似其加临吉凶,以为趋避。以日生于乙,月明于丙丁,为南极,为星精,故乙丙丁皆为之奇。而甲本诸阳首,戊己下六仪分丽于它,以配九宫而起符使,胡号遁甲。其坎离分宫、正授超神、闰奇接气,与律吕相通;开休生之取北方三向,与大乙通;龙虎蛇雀、刑囚旺墓之义,不外于乘承生克,与星命,六壬通。至于风云纬候,无不赅备。故神其说者以为出自黄帝、风后及九天玄女。考汉志所列,惟风后六甲、风后孤虚而已,对遁甲尚无名文。至梁简文帝《乐府》始有“三门应遁甲”语。至《陈书·武帝纪》,遁甲之名遂见于史。可见其学大抵是盛于南北朝。《隋书·五行志》载有《伍子胥遁甲文》、《信都芳遁甲经》、《葛秘三元遁甲图》等十三家,其遗文世不概见。唐李靖有《万一遁甲诀》,胡乾有《遁甲经》,俱见于史志。至宋以后,传其说者愈多。仁宗时,尝命修《景玦乐髓新经》,述七宗二变,合古今之乐,参以六壬遁甲,又令司天政杨维德撰《遁甲玉函符应经》,亲为制序,所以当时壬遁之学最盛,谈数者至清末一直援引之。自好奇者援以谈兵,遂有靖康时郭京之辈,以妖妄误国。后人又参杂以道家符翚之法,益加怪诞不可纠诘。于是六壬盛行,而遁甲之学几废。此书则旨约辞赅,对用奇置闰之要,甚为详具。至论本命行年,谓欲乘本局中吉星生旺,其说也是它书所未及。此书主要版本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姚有若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孔惟叙集

    六卷。清孔毓功(约1675前后在世)撰。毓功字惟叙。新城(江西省南城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受学于魏禧,其他事迹不详。著有《孔惟叙集》。此集共六卷。所作皆为杂文。以年为次,不分体类。据集前《自记》称,“

  • 述古丛钞

    四集,三十种,一百四十九卷。清刘晚荣编。刘晚荣生平事迹不详。根据自序上记载,他少年时读书甚勤,中年后迫于生计,弃学经商,但仍不忘读书、藏书,后汇编所藏之书成四集,名曰《述古丛钞》,是取孔子“述而不作,

  • 委羽山志

    六卷。明张仲孝撰。张仲孝,字百原,江苏常熟人。以进士官浙江黄岩县知县。委羽山在黄岩县南五里,形似龟,故名翠龟,又名龟兹、俱依。相传周朝刘奉林讣为此地为仙圣窟穴,自嵩山迁居至此。丹成乘鹤升天,离去前竖大

  • 乐原

    旧本题为嚣嚣子撰,不著姓氏。书首为总论一篇,泛引声律身度之常论,书中也录有《通典》、《玉海》等旧文。其他如说阳律有二变,阴律无二变,不知道十二律旋相为宫,各有五声二变,所以有八十四声。如果阴律无二变,

  • 注释启蒙对偶续编

    四卷。明孟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郑以诚注。本书按韵属对,自一二字至十余字不等。每韵三则。约为乡熟启蒙之书。孟绂书成于嘉靖中,郑以诚注成于崇祯年间。书前有周灿序,谓书称续编,必原有初编而逸之。是初刊之时已

  • 处州府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潘绍诒修,周荣椿纂。潘绍诒,光绪初年任处州府知府。此志光绪三年(1877)刻本。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,分为:卷一至卷三封域志,目为星野、疆域、沿革、形胜、山川一二。卷四水利

  • 春秋集传辨疑

    十卷。唐陆淳(详见《春秋集传纂例》)撰。此书是陆淳转述啖助、赵匡两家攻驳三传之论的书。《纂例》一书,啖助排比科条,阐明笔削之旨,其攻击三传之论,只总举其大意。而此书则列举未入《纂例》之三传文,条列其失

  • 铜马编

    二卷。明杨德周(约1627年前后在世)撰。杨德周,字齐庄,鄞县(浙江宁波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四十年(1612)举人。官历古田、高唐知县。著有《淡圃芋记》。此集为其崇祯中为福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,往返记

  • 叶石农自编年谱

    又名《跛奚年谱》。一卷。清叶葆(1760-1821)自编。叶葆字宝田,号玉岑,一号石农,因病足又号跛奚,山东聊城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举人,一生以授徒为业。著有《诗法浅说》、《齐语考略》等。此

  • 淮军平捻记

    十二卷。清周世澄撰。世澄生卒年及里贯均不详。他行伍淮军多年,为表淮军战绩,遂据亲身经历以及有关疏章、文报、时论等撰成此书。记事起同治四年(1865)李鸿章赴徐州部署剿捻,迄同治七年(1868)秋张宗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