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州志

道州志

①十二卷,张元惠修,黄如谷纂。张元惠,北平人,曾任道州知州。黄如谷,邑人,举人,曾任安福县训导。《道州志》嘉庆二十五年(1820)刻本,共十二卷。首序、例、图考。正文分为十二志,其一方域志。为目六,曰星野、沿革、山川、形势、关隘、疆域。其二建置志,为目七,曰城池、公署、津梁、坊表、坛庙、寺观、古迹。其三赋役志,为目四,曰户口、田赋、积贮、蠲赈。其四职官志,为目四,曰文秩、武秩、名宦、治绩。其五学校志,为目八,曰御制、旧规、官署、租额、学记、祠祭、典礼、书院。其六兵防志,为目四,曰营制、俸饷、塘汛、寇变。其七先贤志,为目六,曰世家、褒崇、祠祭、优恤、故里、题赠。其八选举志,为目六,曰荐辟、科目、贡员、武科、武弁、封荫。其九人物志,为目四,曰列传、列女、流寓、陵墓。其十风土志,为目二,曰风俗、土产。其十一,艺文志,为目二,曰文集、诗集。其十二杂撰志,为目四,曰峒瑶、仙释、祥异、拾遗。此志凡例为八则,曰仿旧、增新、核实、阙疑、特书、类纪、提要、删繁,以纲统目,体例完备。其方域、建置、赋役各志,皆一州之典要,记载详实。学校志中于祠祭、典礼仅择书其大端,不为支蔓之语,颇见精当。谓周元公上承孔孟,下启程朱,旧志列世家之名,新志冠人物之首,揆诸体例,皆有未安,毅然特为一卷,标曰先贤,尤具卓识。②十二卷,首一卷,清盛庚等修,许清源纂。盛庚,晋陵人,曾任道州知州。许清源,字镜潭,道州人,曾主讲营道书院,博学多闻,熟悉全州掌故。盛庚任道州知州后,清廷命直省采访各府、州、县人民大众,有忠孝节义可封者,悉登诸志。于是大府有修通志之举,行取各郡县志乘以备采择。盛庚知州遂集士绅议之,延聘许清源主纂新志,历十六月书始成。《道州志》光绪四年(1878)刻本。此志以嘉庆二十五年(1820)知州张元惠所修志为底本,略为增辑。其所增主要在方域志中的形势,学校志中的书院,兵防志中的营制、寇变,选举志中的武弁,风土志中的风俗,杂撰中的拾遗。其余则承袭前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浙名贤录

    五十四卷。外录八卷。明徐象梅撰。象梅字仲和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卒仁履不详。该书是记述两浙先贤事迹的专著。所录人物上起唐虞,下迄明代隆庆年间。分为二十二门,外录元元、《空空》二门,以载道释人物。该

  • 外戚事鉴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《千顷堂书目》有《明宣宗御制外戚事鉴》五卷。并释曰:此书于汉以下历代戚里之臣,举其善恶之迹,以及其最终所得吉凶,分类而列,共得七十九人。宣德元年四月书成,皇亲各赐一本。《四库》馆臣

  • 透帘细草

    无卷数。不知著者。这是一本元末明初的商业算书,原本已佚,现仅有残本,是从鲍廷博《知不足斋丛书》第二十七卷中发现收有五十四问(载于杨辉的《续古摘奇算法》之前)和《永乐大典》中录出的十七问,共计得七十一问

  • 春秋内外传类选

    八卷。旧本题明进士楚潜樊王家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书以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各标题目,分编二十三门,以备时人习文之用。中间有的加旁注音训一二字。字句较为浅陋,与经学无关。

  • 尹楚珍年谱

    不分卷。清尹壮图(1738-1808)自记。壮图字万起,号楚珍,云南蒙自人,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进士。历任刑部主事、江南道监察御史、内阁学士等官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因进言获罪,降职回籍,

  • 声律发蒙

    五卷。元祝明(生卒年不详)撰。祝明字文卿,直隶安平(今属山东)人。潘瑛续,明刘节校补。据高儒《百川书志》云:《声律发蒙》二卷,元博陵安平隐者祝明文卿撰。自一字七字至隔句各押一韵。对偶浑成,音响自合。共

  • 碑别字

    五卷。清罗振撰。罗振,字佩南,一字佩蘅,浙江上虞人。邑诸生。书前有光绪十一年(1885)罗振玉序及其所撰传略。书以五声分。每卷之中刺取两汉迄宋各种碑志、造像石刻,凡不见于字书之别字,依韵辑录。每一字后

  • 襄如堂四书字体辨

    一卷。清于光华(详见《四书句读辨》)录。是书专为认场认清题字。为免犯规例起见,因就《裹如堂坊本》所辨四书白文中字体,摘录若干,均依字典校正,注明可从可不从。其中有不尽载者,也可依类而得。与通行临文便览

  • 宁化县志

    七卷,清祝文郁修,李世熊纂。祝文郁,曾任宁化县知县。李世熊,邑人。《宁化县志》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刻印。兹篇于建置沿革之利弊损益,反复阐明。有难明处,则加小注以释之。有关诗文分隶各门。艺文则只列书

  • 诗纬集证

    四卷。清陈乔枞撰。陈乔枞字朴园,福建闽县(今闽侯)人,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,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,续成《今文尚书经说考》、《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》等,辑撰各书,收入《小琅嬛馆丛书》,又名《左海续集》。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