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德经考异

道德经考异

二卷。清毕沅(详见《夏小正考注》)撰。据毕沅自序所述,所见《老子》注家,不下百余本,其佳者有数十本。唯唐代傅奕注本多与古本相近,所以就傅奕本互相参照、校注,间有不合于古本的,就采众说以定所从。《道德经考异》八十余条,均依从宋代彭耜《道德真经集注》,其书论述也与之相近。所引用异文,自行参研,证定是非多与旧注不合。如三十一章“夫美兵者,不祥之器”。毕沅校注“河上公王弼美并作佳。”《广雅》佳,劳也。考美、佳并佳之误,佳,古唯字,已无可疑之处。但三十一章,并无王弼之注,而“兵者不祥之器”,似为旧注之语。可见毕沅之注出入甚多,实不可信。但五十三章“是谓盗夸”,韩非子作盗芋;毕沅疑竽应作芋,与旧注相符。其书语言通俗、粗糙,不似经文著述之语。而且漏洞甚多,某些观点只凭主观臆想,行文浅白,儿无可取之处。现存《经训堂丛书》本、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梅氏尚书平

    九卷。朝鲜丁若镛撰。本书亦为丁氏《俟庵经集》之一种,为《与犹堂集》之十六至二十四卷。在本书中,丁若镛认为,《尚书》初有伏生今文二十九篇和《书序》一篇,不久又有孔壁古文四十六篇。到了东晋时,梅赜又献孔安

  • 洪洲类稿

    四卷。明王圻(约1580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圻,字之翰,上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。官累福建按察佥事。著有《东吴水利考》等。是集凡诗一卷,文三卷,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。其孙谟又为重

  • 崇祯存实疏钞

    八卷。不著编者名氏。是书记崇祯六年正月中一月奏疏。崇祯一朝,本无实录,清修明史,先作崇祯长编,故以此疏钞,先存其实,当时史官,所搜辑付钞以备参考,是书虽记述明季政治,而当时用人行政出纳诏告之辞,陟黜升

  • 太和堂集

    六卷。明屠勋(1446-1516)撰。屠勋,字元勋,号东湖,平湖(今浙江平湖县)人。明成化五年(1469)进士,历刑部郎中。弘治初为大理寺少卿,累迁副都御史。正德初进刑部尚书。著有《太私堂集》。是集凡

  • 简易庵算稿

    四卷。清刘彝程(生卒年不详)。刘彝程字省庵,江苏兴化人。1873年任上海广方言馆算学教习,1875年兼主持求志书院算学科。求志书院每年考四次数学,刘彝程常为之拟考题,他自称所拟之题“无论深浅,唯以新颖

  • 晴雪楼遗稿

    一卷。清高祥撰。高祥,生卒年不详,字织云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高吉豹之女,姚炳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刊刻年代不详,大约刊于嘉庆间。

  • 蜀石经毛诗考异

    二卷。清陈(1753-1817)撰。字仲鱼,号简庄,又号河庄,清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嘉庆元年(1796)举孝廉。曾入都从钱大昕、翁方纲、段玉裁游。又客吴门,与黄丕烈交。为人博学好古,强于记诵,尤致

  • 汴京遗迹志

    二十四卷,明李濂(1489-1566)撰。李濂,字川父,明代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。正德八年(1513)举乡试第一,次年举进士,授沔阳州知州。后任山西按察司佥事间,提学缺额,就兼理其事。嘉靖五年(152

  • 双佩斋文集

    四卷。《骈体文》一卷。《诗集》八卷。附《补梅书屋遗诗》一卷。《金陵杂咏》一卷。清王友亮(1742-1797)撰。王友亮,字景南,号葑亭,斋名双佩,江西婺源人。清文学家。乾隆进士,官至太仆寺少卿、通政司

  • 青油史漫

    二卷。明茅元仪撰。茅元仪,明归安(今浙江湖州)人,字止生,号石民。喜谈兵事,对古今用兵方略及九边厄塞形势有研究,口述手画,了如指掌。天启初以边才荐授副将。崇祯元年(1628年),进呈《武备志》,升翰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