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敷文景望书说
见《郑敷文书说》。
见《郑敷文书说》。
见《遵生八笺》。
一卷。清毛奇龄(详见《仲氏易》)撰。《舜典补亡》一书坚信古文《尚书》,不信今本《尧典》与《舜典》之分篇。今传《舜典》前有“曰若稽古帝舜……”28字,本是南朝齐姚方兴所加,其作伪甚明。奇龄遂弃之,截取今
五卷。清周兆基撰,周睢园校订,朱兰重辑。兆基字莲塘,辑《诗韵释要》一书。周氏门人王睢园为之校订,朱兰重辑刊行。清代设科取士,经义策对而外,并重诗赋,是书盖为制举所编。依《佩文诗韵》而使之简约,每韵之下
七卷。元王逢(1319-1385)撰。逢字原吉。号梧溪、席帽山人。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至正间、被荐,不就。元末农民战争爆发,避居松江乌泥泾。张士诚征召,不应。明初再召,又以老疾辞。“逢少学诗于陈汉卿,
六卷。附《太湖诗草》一卷。清刘鸿翱(生卒不详)撰。刘鸿翱,山东潍县(今山东潍坊市)人,字次白,嘉庆进士,累官至福建巡抚。生卒年失考。是集凡六卷,收议论文、记事、公文告示等各若干。其论文高简中寓恣肆,造
十二卷。宋丁易东撰。丁易东字汉臣,号石潭,武陵(今湖南常德)人。举进士第,官至朝奉大夫、太府寺簿,兼枢密院编修官。入元不仕,建石潭精舍,教授生徒,赐额沅阳书院,任山长。其生卒年未详。丁易东用功于易多年
①三十五卷,首一卷。清吴士进修,胡书源等纂。吴士进,严州府知府。胡书源,山阴县人。《严州府志》乾隆二十一年(1756)刻本。全书三十五卷首卷,分为:卷一为星野。卷二建置,目为沿革表、郡县名表。卷三至卷
九十二卷。陈仁锡(1581-1636)评纂。陈仁锡,字明卿,长洲(今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著名作家。天启进士,以不肯撰魏忠贤铁券文落职。崇祯初召复原官,累迁南京国子祭酒。著述有《繄辞》、《易经颂》、《重订
①二卷。清童能灵撰。童能灵字龙俦,号寒泉,连江人。雍正中贡生。其论易专主河图,以明象数之学。虽然曼衍纵横,旁推曲阐,也都有一说可通,但他说“得作易之本旨”则未必然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② 四卷。清
一卷。清陆韵珊撰。陆韵珊,字浣香,浙江山阴人,陈瑨之妻。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刊本。书前有其弟陆寿芝所作序言。书后有其女陈琴仙所作跋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