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辑苍颉篇

重辑苍颉篇

二卷。近代王国维撰。参见《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》。《苍颉篇》本为秦相李斯所作,汉人合以车府令赵高所作《爰历篇》、太史令胡毋敬所作《博学篇》为《苍颉篇》,而后扬雄作《训纂篇》、贾鲂作《滂喜篇》,合之号曰《三苍》。至唐宋之时,《三苍》皆已亡佚,故近三百年来小学家无不以搜辑《苍颉篇》为当务之急。乾隆间有孙星衍自唐释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及张揖、郭璞二家旧注辑《三苍》,稍后任大椿与马国翰续有辑述。光绪中叶存于日本的古佚书顾野王《玉篇》原本、杜台卿《玉烛宝典》、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、希麟《续一切经音义》复入中国,于是陶方琦以之续孙氏书,顾震福以之补任氏书。随后曹元忠复辑陶氏之遗,陈其荣得陈鳣所校孙本复采孙、陈未见之书合为一编。至此《仓颉篇》辑本已有七家,还未把诸可宝、王仁俊、龚道耕、黄奭等辑佚家算在内。以上诸家皆有一失,就是对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谓“《史游》、《急就》皆《仓颉》正字”一语不曾措意,竟没有采录《急就》者。王氏此辑出诸家之后,故能力矫诸家之失,以敦煌塞上所出之汉残简及《急就篇》所用“仓颉正字”为上卷,并附以扬雄、杜林、张揖、郭璞对其中各字的说解,其余古书所引《苍颉》、《三苍》之字,悉入下卷。其体例是,别本字与注为二,沿用孙书之例以《说文》540部首为之类次。条理精详,便于寻检,在诸家辑本中可谓后来居上。王氏此辑亦不完备,陆法言《切韵》、孙愐《唐韵》、陈彭年《广韵》、丁度《集韵》、岛田翰《古文旧书考》所引皆未辑入下卷,慧琳、希麟之书亦因未见海印寺高丽大藏经本采录不全,诚有遗珠之憾。此编作于1918年秋,王氏方主讲于上海仓圣明智大学,遂以全稿售诸大学主事者姬佛陀,姬氏因之冒为己作,此本即是广仓学宭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蝶恋花

    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。 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
  • 少室山房类稿

    一百二十卷。明胡应麟(1551-1602)撰。胡应麟,字元瑞,更字明瑞,号石年生,又号少室山人,浙江兰溪人。应麟幼能诗,万历四年(1576年)举人,久不第,筑室山中,聚书四万余卷,从事著述,征引广博。

  • 平田诗话

    二卷。明管楫撰。管楫,字汝济,号平田,又号竹木山人,陕西咸宁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官至右副都御史。管楫巡抚山东,以治闻。因与严嵩相忤,辞疾家居二十年。管楫与薛惠、何景明、高叔嗣诸人相倡和,故其

  • 历朝赋楷

    八卷。清王修玉(生卒年不详)辑。王修玉,字倩修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康熙间贡生。著有《松壑堂集》等。此集为历代辞赋总集。所选之作上起周末,下迄清康熙中,共收辞赋一百六十七篇。编成于康熙二十五年(1

  • 祝子遗书

    四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祝渊(1614-1645)撰。祝渊,字开美,浙江海宁(今嘉兴)人。崇祯六年(1633)举人。初,崇祯十五年(1642),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。祝渊与刘宗周素不相识,上书救之。逮治

  • 长白李佳氏著书

    六种,六卷。清李佳继昌撰辑。李佳继昌字莲略,满族人,官湖南按察使等。六种为《左庵琐语》一卷(笔记类著作)、《初垣琐志》一卷(记其移官武昌后治狱等有关杂记)、《忍斋丛说》一卷(记其见闻)、《明治小录》一

  • 妒记

    二卷。南朝宋虞通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会稽余姚(今属浙江省)人,善言《易》,有文名,仕至黄门侍郎,步兵校尉,著有文集十五卷。《妒记》是专记上层妇女言行、语言应对的轶事小说集。主要内容是劝谏、讽喻上层妇女

  • 六书会原

    十卷。清潘肇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肇丰字古堂,浙江余姚人。此书正文八卷,《补遗》、《互讹》各一卷。据其《凡例》所述,以为文字始于一丨丿。由此或弯或曲而为若干字,又由此或重叠错并而为若干字。从此凑合变化,

  • 淮阳诗集

    一卷。附录《诗余》一卷。元张弘范(1238-1280)撰,一名《张淮阳集》。弘范,字仲畴。易州定兴(今属河北)人。官至蒙古汉年都元帅,累赠太师淮阳王。内载诗一百二十篇,词三十余篇。其诗皆五七言近体,虽

  • 四声易知录

    四卷,附《傍旁举略》一卷。清姚文田撰。姚氏生平著述,见“说文校议”。卷首自序略云:今之科举官韵取唐韵而强并之,其原出于刘渊,而任臆删汰,不知其所由始,大率取便场屋,初无义例,故有一字数音而止载一二音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