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钦定剿平粤匪方略

钦定剿平粤匪方略

四百二十卷。清奕诉(1832-1898)等奉敕撰。奕訢,爱新觉罗氏,道光帝第六子,咸丰帝异母弟。咸丰元年(1851)封为恭亲王,三年(1853)在军机大臣上行走,曾任都统、内大臣、军机大臣、总理衙门大臣等职。咸丰十一年(1861)七月,咸丰帝死后,在外国侵略者支持下,他与慈禧太后密谋,发动祺祥政变,受命为议政王,掌管军机处和总理衙门。主张对外国侵略者实行妥协政策,“借洋兵助剿”镇压太平天国革命,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等人开展洋务活动。除《剿平粤匪方略》外,还领衔奉敕撰《剿平捻匪方略》。《剿平粤匪方略》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后,为宣扬“庙谟”、显示“武功”编纂的。该书从清政府逐日积存的谕折档案中,选择关于镇压太平天国的内容,按上谕发布日期和折片奏到日期逐日编排,起道光三十年五月十九日(1850年6月28日),迄同治五年二月十四日(1866年3月30日),包括太平天国从起义到失败的全过程。书后附《设立长江水师章程》六卷,收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(1862年1月2日)至同治八年六月初十日(1869年7月18日)的有关谕折及章程条文。该书实际上是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作战重要文件汇编,文件按时间顺序编排,从中可以看到战事的发展变化。书中收录的一些清方将帅奏稿,多为它书所无。不过,该书选入谕折有的有所删节,史料价值不及原档。此外,该书收录的只是反映战事的文件,对筹措军饷等有关文件未予收录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书的史料价值。该书有同治十一年(1872)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尔雅释例

    五卷。清陈玉树撰。陈玉树(1853-1906)字惕庵,江苏盐城人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举人,授教谕不就。治经通训诂,兼及史学,以求经世之用。撰《毛诗异文笺》、《卜子年潜》、《后乐堂集》及《尔雅释例

  • 李卫公通纂

    四卷。明王承裕(1465-1538)撰。王承裕字天宇,号平川山人,京兆三原(今陕西三原县)人。七岁即能诗,少著《太极动静图说》。弘治进士,授兵科给事中。嘉靖六年(1527)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帝手书“

  • 孝经约注

    一卷。清汪师韩(1707-?)撰。汪师韩号韩门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官翰林院编修。汪师韩认为经之分章自汉儒始,后人求其分,不求其合,遂使一书前后不相连贯,故于今文古文分章之异及皇侃开宗明义等之名俱不

  • 桂洲奏议

    二十一卷。明夏言撰。(见《南宫奏稿》)。该集增加作者任谏官时所上奏疏的汇集,分为二十一卷。嘉靖十八年(1539)刊行此书,该集所收奏议,仅“议礼”一事有关典制沿革,其余参考价值皆不大。

  • 尊古斋所见吉图初集

    四卷。黄浚辑。黄浚,字百川,北京人。此书收录商周至清古器一百九十器。因我簋器和盖是分列的,故于省吾在序言中说是一百九十一器。其中商周彝器约占百分之六十。所录各器均不记大小尺寸,也无考释。有1936年影

  • 枝语

    二卷。清孙之騄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之騄字子骏,号晴川,仁和(今江苏省滨海县)人。贡生,雍正间官庆元教谕,性情耿介,博学群书,尤专好古,著述很多,有考订类、农家类、杂史类等。著有《尚书大传》三卷、补遗一

  • 四声通解

    二卷。朝鲜崔世珍撰。世珍(约1473-1542)字公瑞,朝鲜忠清北道槐山人。明弘治十六年(1503年)进士,官同知中枢事。尚著《老乞大谚解》、《朴通事谚解》、《训蒙字会》等。崔氏著述对朝鲜文的普及发展

  • 仪礼集编

    四十卷。清盛世佐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世佐字庸三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乾隆举人。曾任龙里知县。除著有《仪礼集编》外,又订正杨复《仪礼图》。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(1747),汇集古今说《仪礼》者一百九十七家

  • 河图稽命徵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辑。共十九条,历举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少颢、颛顼、尧、舜、禹、成汤、文王、秦始皇、项羽、汉代刘氏皇帝的生平及超人之处。多取自上古神话传说,无大价值。有汉学堂辑本。

  • 五经文字偏旁考

    三卷。清蒋麟昌(一作骐昌,生卒年不详)撰。麟昌字云翔,一字静存,号莹溪,江苏武进(今武进县)人,乾隆进士,官编修,英年早逝,年仅二十二岁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菱溪遗草》。唐天宝中,诏令卫包把六经古文改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