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锦衣归

锦衣归

清朱素臣撰。朱素臣生平见《十五贯》条。清初戏曲作家。著有传奇约二十种,今存《十五贯》、《秦楼月》、《聚宝盆》、《翡翠园》、《未央天》、《文星现》、《锦衣归》、《万年觞》八种。其中《十五贯》、《翡翠园》比较著名。流行广泛。其余《四圣手》、《全五福》、《瑶池宴》、《狻猊壁》、《忠孝闾》、《振三纲》、《龙凤钱》等均未见流传。与李玉相友好。曾助其校订《北词广正谱》,编传奇《清忠谱》,又同李书云合编《音韵须知》。王国维《曲录》五录有朱素臣十八种传奇。其中《锦衣归》共二十三出,演明人毛瑞凤事。松江人毛瑞凤,字九苞。其父番禺令云路,其母郭氏。瑞凤文武兼备,幼聘南海白木宾之女,名筠娥。此时其父云路已死,瑞凤奉归家里,家计日绌,而木宾宦游,累迁东平道参政。郭氏遂让其子去投靠他,兼觇其意。及至,而木宾还其聘金,强令退婚,瑞凤愤然还其聘金,不辞而去。此时东阿解饷银三千,为鸣石山女盗十八姨部郝昆仑所劫。木宾乃使人追生及之,谎言以女筠娥意赠以金,旋指为盗之党羽,入狱。郭氏念其子不回,自来东平寻找,也被木宾禁锢署中,筠娥窃奉侍焉。前时瑞凤北上,路经滁州,遇嘉兴人程衍波,貌与己类,而病困将死,瑞凤厚济之。闻瑞凤有难,踵迹至东平,请以身代死,而使瑞凤冒己名,投其舅丁总宪者。瑞凤感其义,从之,乘间出狱。而衍波为吏押赴法场,十八姨派其部下救出入山中,又救出郭氏及白筠娥入山。在山寨为其成婚。衍波将真实身份说出,将代死,冒其名耳。十八姨义之,乃委身嫁之。瑞凤以丁总宪力,奉旨检校东平道事,以代木宾,并按其纵寇之罪。瑞凤到此,以尺书招衍波夫妇来降,免罪授职。衍波复以瑞凤始末上闻,上赐瑞凤锦衣一件,使归娶,且宥木宾,使亲致女于松江云。有上海涵芬楼藏旧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制孟子条问

    一卷。正祖撰。是编杂取《孟子》书中辞义可疑者,而条记之,每条之下间有注明年月者,为其平日读书之目录。其中驳诘孟子,极多趣语。如“孟子讥梁襄王云:‘望之不似人君’”条问云:“此曰望之不似人君,襄王虽无人

  • 列国政要

    一百三十三卷。清端方(1861-1911)撰。端方,字午桥,号匋斋,托忒克氏。满洲正白旗人。光绪举人,授工部主事,后升为山东按察使。戊戌变法得光绪帝信任,督办农工商局。以后得荣禄保护和慈禧信任,变法失

  • 达斋书说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1821-1907年)撰。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,清代著名学者,道光三十年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,河南学政。俞樾治学宗法王氏父子,所治经、子、小学,大要在正句读、审字义、通古文假借

  • 士林诗选

    一卷。明怀悦编。怀悦字用和,浙江嘉兴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。此集所载,皆一时友朋之作。近体最多,持择亦未精审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

  • 大易阐微录

    十二卷。清刘琯撰。刘琯字献白,枣强人。先天说在《周易》之上别尊伏羲易,其传出自陈抟之手,自《参同契》以外,并没有授受的确证,所以邵子之学朱子以为是《易》外别传。自元朝以来,诸儒互有衍说,也一直在相互攻

  • 纲目分注补遗

    四卷。清芮长恤撰。长恤字蒿子,原名城,字严尹。溧阳(今属江苏)人。前明诸生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朱熹《通鉴纲目》包括正纲和分注。因为系出自朱子,故其间舛漏,世皆牵强解释。长恤考其本源,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

  • 旧馆坛碑考

    一卷。清翁大年撰。翁大年,详见《陶斋金石文字跋尾》条。旧馆坛碑为梁上清真人许穆之碑,碑文为陶宏景所撰。碑在茅山玉晨观(见刘大彬《茅山志》)。嘉靖年间玉晨观毁于火,拓本亦少流传。翁大年所得系潘耒旧藏,顾

  • 年谱

    二卷。明代释通琇等编。通琇生平事迹详见《普济玉林国师语录》辞条。《年谱》一书,为编年体。专载通琇生平大事。以年代先后为序,以通琇本人活动经历为主,逐年逐月详载通琇所做的有意义之事。此年谱对于全面了解通

  • 剑闲斋遗集

    六卷。清陈瀚(1855-1896)撰。陈瀚,字裕楣,号子峻,湖南湘乡人。光绪间廪贡生,曾游于侍郎郭嵩焘之门,又居于闽浙总督杨星济幕府,受郭嵩焘影响,亦颇留心于经世之略。有《剑闲斋师门问答》一书。本书卷

  • 畿辅水利四案

    不分卷。潘锡恩撰。潘锡恩,(?-1867),字芸阁。安徽泾县人。嘉庆十六年进士。授编修。历任侍读学士、光禄寺卿。道光五年(1825)命以道员发往南河,补淮扬道。次年授南河副总督。后累迁至兵部、吏部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