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闽都记

闽都记

三十三卷,明王应山撰。王应山,字懋宣,号静轩,侯官人。年逾八十有二,著湖山纪胜,旋加删润,改名《闽都记》。未及观成,飘然逝去。后二十余年,其子毓德,始润饰成书。郡守江铎为刊行之,故署以万历四十年(1612)纂,明刻。兹篇以坊市为经,以山川、寺院、宅墓、古迹为纬,而附载咏题以佐之,系仿《方舆胜览》及《西湖游览志》之体例。其所收宋、元、明人之诗文,多为他书所未载,诚资后人考镜。此书明原刻本清时已佚失。道光九年(1829)议修省志,征集遗书,吴中梁芷麟始出康熙末谢又昭所藏钞本。然文字伪脱,不可胜举,且缺其中第七卷。后侯官陈寿祺,复假得东郊王氏残刊本,而其第七卷适具。亟加订正,复补卷首陈价夫等绘地图数幅,方为完璧,此本补新更误,内容更为翔实。其尚有道光十一年(1831)求放心斋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颂

    二卷。明方时化撰。该书是方氏《易》学的第二种。上下卷各有九十“颂”,前后泛言象数,中间除个别两卦共一颂外,大都每卦一颂。颂的内容仍不脱佛家宗旨,书之体例则欲仿焦氏《易林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据江苏周厚堉

  • 十国春秋

    一百一十四卷。清朝吴任臣撰。吴任臣(?-1689),字志伊,清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精通天文、乐律。康熙己未(1679年)召试博学鸿词科试,列二等,授翰林院检讨。曾参与纂修《明史》,撰《官历志》一篇。

  • 太平县志

    十八卷。清庆霖修,戚学标纂。庆霖字旭亭,长白人。戚学标字鹤泉,原任河南涉县知县。《太平县志》嘉庆十六年(1811)刻本,全书十八卷,十三志,为地舆、建置、赋役、学校、祠祀、军政、庶政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

  • 费氏古易订文

    十二卷。清末民初王树楠(1851-1936)撰。王树楠字晋卿,河北新城人。光绪十二年(1886)进士。官至新疆布政使。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。著述颇丰。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,亦有《周易释贞》二卷。此书专为

  • 河曲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明苗朝阳纂修。苗朝阳字慎斋,邑人,出身进士,明万历间,曾任河南新蔡县知县、繁杞县知县,后升应天府府丞、太仆寺少卿、侍经延礼科都给事中,笃学力行,廉能爽迈,享年八十六。按《河曲县志》,创修于嘉靖

  • 佛家通载

    见《佛家历代通载》。

  • 古书疑义举例

    见“古书疑义举例五种”。

  • 列国政要

    一百三十三卷。清端方(1861-1911)撰。端方,字午桥,号匋斋,托忒克氏。满洲正白旗人。光绪举人,授工部主事,后升为山东按察使。戊戌变法得光绪帝信任,督办农工商局。以后得荣禄保护和慈禧信任,变法失

  • 古礼乐述

    一卷。清李诚撰。李诚字静轩,浙江黄岩人,生卒年未详。嘉庆十八年(1813)贡生,官云南姚州州判,以顺宁知县终。李诚精研经术,撰《十三经集解》二百六十卷,又因郦道元著成系统记载我国水系的《水经注》,遂发

  • 书史

    一卷。宋米芾撰。米芾生平详见《画史》。《书史》辑录前人书法真迹,皆以作者米氏之“平生目历”为据,始于西晋,迄于五代,凡此间书法名迹及印章跋尾,纸绢褙裱等,俱详记细载。辨叙其流传之渊源,考证其真伪,是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