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陈东之经说

陈东之经说

一卷。清陈潮撰。潮字东之,江苏泰兴人,道光辛卯顺天举人,居京师,与大兴徐松相好,客居其家,卒年仅三十五岁。友人杨亮辑其遗稿,编成此书。计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春秋》跋各一篇,杂记三十四则,附《金山泉悔堂记》一篇。当时常州二庄之学正盛行,人们都非斥古文经,所以陈氏亦不免沾此风气。其《尚书跋》称:“逸篇十六,既无训解,并不列其经文。疑马、郑古文即取夏侯等经,采掇古文异字而为之说,本非安国所传。近儒专据马、郑以阐古文,未为知言。”按陈氏不径直以马、郑所注为真古文,自有其不同于孙星衍、王鸣盛的见地。其《毛诗跋》断小序为卫宏所作,郑玄不能是正。后儒因为尊郑,故并尊序。按,郑玄与卫宏略同时,何至误宏为子夏?范书称卫宏“从谢曼卿受毛诗,遂作《毛诗序》,善得风雅之旨,今行于世”等等。后儒谓范书“善”字当作“义”,即以此字断句,作“《毛诗序义》”,卫宏所作乃是《毛诗序义》。虽然此误不始于陈氏,但他也不免有疏于考证之失。其《春秋跋》,认为:“左氏于经外自成一家之言,离经以读左,左氏实完书。传傅经以读左,左氏几破甑。”按,此说既不盲从刘歆左氏传春秋的观点,也不菲薄左氏,为一家之说。至于杂记诸条,大都属于声音训诂,亦多精核。此书为刘师培所藏,末有师培跋,称刘逢禄所著《诗声衍》,半为陈潮所补苴,其条例廿一,陈氏补其三,并作了跋文。这些均宜补入。又按,师培所藏原题“文抄”,宜改为“经说”,以副其实。有国粹学报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用初

    六卷。清杜宗岳撰。杜宗岳字镜泉,号愚谷。山东福山人。此书成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以独出新解为主,许多看法与前人不同,独到之处甚多。如谓每一卦内阴阳不拘,阳是君子,阴是小人,而君子有君子之用,小人

  • 光化县志

    ①六卷,末一卷。明黄金修,曹璘纂。黄金,字世重,直隶六安人,监生,官光化知县。曹璘,字延晖,湖北襄阳人,正德十四年(1519)进士,官监察御史。光化旧无志,明正德间黄金知县事,延曹璘创修县志,于正德十

  • 天主圣教约言

    一卷。葡萄牙苏如望(?-1597)撰。苏如望字瞻清,耶稣会士,万历二十三年(1535)入中国,在南昌传教,万历二十五年(1597)死于南昌《天主圣教约言》是一部耶稣教之作,大体内容是宣传教义,包括天主

  • 宝铁斋金石文跋尾

    三卷。清韩崇撰。韩崇,字履卿,江苏元和(今吴县)人。书前有道光二十一年(1841)严保庸序及董国华、潘曾绶等人题诗。书中跋尾,对金石多有考证评论,其中不乏新的独到见解。如“裴岑纪功碑”,系东汉碑刻,隶

  • 洛书甄曜度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辑。此书最早辑本为明末孙珏所辑,载《古微书》中,只二则。黄氏所辑较孙氏多三十余条,其中《开元占经》二十六条、《清河邵本》五条、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一条。但其中有些以郑玄注之注释推断,并非《

  • 说文解字注

    三十卷,附《六书音均表》二卷。清段玉裁(1735-1815)撰。玉裁字若膺,号茂堂,晚年又号砚北居士,长塘湖居士,侨吴老人,江苏金坛人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举人,历任贵州玉屏、四川巫山等县知县,四

  • 策统纲目

    三十九卷。明卓有见(生卒年不详)撰。此书以邱浚《大学衍义补》、湛若水《圣学格物通》二书为基础。分立四门,即经传格言、史鉴证义、诸儒论议、国朝事实。颇略于古义而详于时务。

  • 素行室经说

    二卷。清末杨誉龙撰。誉龙字云成。浙江钱塘(今浙江省余杭县)人,生卒年不详,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拔贡生。誉龙曾肄业诂经精舍,此书盖为其应课之作。大体按平时纂述的先后编目,而不依经书次序。如“公追戎于

  • 微言

    四卷。附《说书随笔》一卷。明詹在泮(生卒年不详)编。詹在泮字定斋,衢州(今浙江省衢州市)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采辑明代讲学语录,将王守仁、王畿、罗汝芳三家合为一卷,此为良知

  • 离骚正义

    一卷。清方苞(1668-1749)撰。方苞字灵皋,号望溪,桐城(今安徽桐城)人。康熙四十五年进士,曾因戴名世《南山集》案牵连入狱,后得赦。官礼部侍郎。桐城派创始人。论文提倡义法,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