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雉舟酬唱集

雉舟酬唱集

一卷。清杨恩寿(1835-1891)、越南裴文祖撰。杨恩寿字鹤俦,号蓬海,又作朋海,别署蓬道人。湖南长沙人。咸丰八年(1858)优贡生。同治元年(1862)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,在府中充任教席。二年(1863)加詹事府主簿,以知县、教谕用。九年(1870)中举。又曾多年在云南、贵州一带充任幕僚。光绪初年授湖北盐运使,后升任湖北候补知府。光绪三年(1877)越南国贡部正使裴文祖来朝,朝廷任命杨恩寿为湖北护贡使,陪同裴文祖“晨夕晤对,一月有余,无日不有倡和”(裴文祖《〈词余丛话〉序》)。并将所撰传奇数种赠与裴,且请裴为所撰《词余丛话》作序。杨恩寿兼工诗、词、曲、骈文、著述甚富。自称“半生所造,以曲子为最,诗次之,古赋,四六又次之,其余不足观也”(《坦园日记》)。因此在清末文坛,以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著称。著有传奇八种:《姽婳封》、《桂枝香》、《理灵坡》、《桃花源》、《再来人》、《麻滩驿》等六种合刊为《坦园六种曲》;《双清影》收入《杨氏曲三种》;《鸳鸯带》二十四出,因剧中插叙时事,语多过激,以朋友之劝,故未刊行。另有戏曲理论著作《词余丛话》、《续词余丛话》及小说集《兰芷零香录》。其著作汇刻为《坦园丛书》十四种。裴文祖字殷年,号珠江,越南河内人,乙丑科进士,官礼部右侍郎办内阁事物。按光绪三年(1877),越南国纳贡清廷,裴氏充其国贡部正使。杨氏时官湖北,充湖北护贡官,迎裴氏于巴陵,送至信阳而别;两人朝夕相聚者一月,互相赠答,共得诗百余首。杨氏刻之为此集。卷首有孙衣言题词及杨氏自序。今观此集,杨氏诸诗都已编入《坦园诗录》第十六卷中。裴氏籍隶越南,虽濡染中华文化,颇娴吟咏,以中土诗人之篇什严格审视,疵类良多,欲求抗手中原,不无逊色。有光绪间长沙杨氏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园

    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

  • 洪洞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明乔因羽修,晋朝臣纂。乔因羽字鸿斋,陕西耀州人,出身进士,万历八年(1580)任洪洞知县。在任期,修学宫,建奎楼,立社仓,清赋役,致捐俸,筑公署,尤为实德,擢兵部主事。考洪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三

  • 仪礼要义

    五十卷。宋魏了翁(1178-1237)撰。魏了翁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,大学生,佥书枢密院事。治学反对佛老学,推崇朱熹理学,独穷经古学,自为一家,为南宋名儒。开门授徒,学生争相报名。曾

  • 困勉斋私记

    四卷。清代阎循观撰。阎循观见《春秋一得》条。此书是作者的儒学札记,原本只有三卷,一为“困勉斋私记”,二为“困勉斋记忘”,三为“求心录”,作者去世后,其同学韩梦周进行整理重新编定为四卷,即为此本,定名为

  • 周易洗心

    十卷。清任启运(1670-1744)撰。任启运字翼圣,江苏宜兴人。雍正癸丑进士。授翰林院检讨。乾隆时曾任日讲起居注官、侍讲学士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、三礼馆副总裁。其学宗朱熹而所著以礼学为多。此书系其六十

  • 论语肤说

    一卷。清唐兆扶撰。兆扶字鹿岩,四川绵竹人,官至苍溪县学训导。兆扶先著成《论语注存》二十卷,嫌其说纷杂,于是列十六字: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、知、孝、弟、忠、信、敬、恕、权、时、政、学。字系以说,义不深而词

  • 周易传义约说

    十二卷。一作《周易约说》。明方献夫(?-1544)撰。献夫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,广东南海人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,谥文襄。事迹见《明史》本传。该书用朱子所定古经本,以上下经

  • 孟子音义考证

    二卷。清蒋仁荣撰。仁荣字杉亭,浙江海宁(今浙江境内)人。是书虽以考订为主,未尽精确。如“邾”下引谭贞默《孟子编年略》云:“《史记》本云孟子邹人,不云邹国人。如云子路弁人,曾子武城人,不言鲁,明乎弁、武

  • 杨文忠公三录

    杨廷和撰。杨廷和(1459-1529),明四川新都人。字介夫,号石斋,成化戊戌(1478)进士。改庶吉士,授检讨,为人美风姿,性沉静详审,为文简畅有法,好考究掌故、民瘼、边事及一切法家言,郁然负公辅望

  • 山房集

    九卷。宋周南(1159-1213)撰。周南,字南仲,吴郡(今江苏吴县)人。少聪颖,从叶适学。绍熙元年(1190)进士,为池州教授,官至秘书省正字。开禧年间召试馆职,因上书对策触怒权要,被罢官。著有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