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雕邱杂录

雕邱杂录

十八卷。清初梁清远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远字迩之,号葵石,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。顺治三年(1646)进士,官至吏部侍郎。是编皆其笔记之文,多杂录明末杂事,及真定一方轶闻,多为劝戒之意。共十八卷,卷首立名。卷一《眠云闲录》、卷二《藤亭漫钞》、卷三《情话记》、卷四《巡檐笔乘》、卷五《卧疴随笔》、卷六《今日斋日钞》、卷七《闭影杂识》、卷八《采荣录》、卷九《饱卿谈丛》、卷十《过庭暇录》、卷十一《东斋掌钞》、卷十二《予宁漫笔》、卷十三《晏如笔记》、卷十四《西庐漫笔》、卷十五《晏如斋檠史》、卷十六《耳顺记》、卷十七《啬翁檠史》、卷十八《休园语林》。清远沿袭明代盛禅学、元学风气,晚年尤信修炼之说,间涉释氏,偶有考证,也未免失真。有清康熙十七年(1678)太平园单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潢玉牒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主要记述明太祖历代世系,以及太祖出身寒微、起兵、登极后事。其书略以编年为次,凡皇后、太子、诸王谥号封爵,都一一详列。据考,此书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,故有些记载与史实不符,不足据为实录

  • 易宫

    三十八卷。清吴隆元撰。吴隆元号易斋,归安人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。其书前后没有序跋,末尾缺《杂卦传》,其中也多缺文缺卷,涂乙又多。或注“未定本”字,或注“非先生手授本”字,因此

  • 耻不逮斋文集

    三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清熊纯叔(1836-1879)撰。熊纯叔名其英,以字行,江苏青浦人,以岁贡生选为训导。纯叔卓荦慷慨,闻中州赤地千里,遂与友人集资往赈,卒于河南卫辉赈务局。著述尚有《松

  • 强恕斋四种

    十八卷。清张庚(详见《通鉴纲目释地纠缪》)撰。四种为《古诗十九首解》二卷、《国朝画征录》二卷续录二卷、《通鉴纲目释地补注》六卷、《通鉴纲目释地纠缪》六卷。其中《国朝画征录》记载清代画家,述其宗派渊源,

  • 列子平议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易贯》)撰。此书是俞樾《读诸子平议》第六种。清儒校订《列子》者,多依世德堂本。俞樾撰此书,以张湛注为主,参用唐代卢重玄注本。书中评议之文,常有错误之处,如其对于《天瑞》中“九变者究

  • 四书自课录

    无卷数。清任时懋撰。任时懋字又新,江苏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是书首有魏廷珍序及时懋自序。书旨大致宗朱子,认为“发明四子之书者,《朱子章句集注》也;发明《章句集注》者,《朱子或问》、《精义》、《辑略》、

  • 桐城轶事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桐城为人材辈出之地,该书记明清换代之际诸名贤事迹。分上下两编,上编为编年体,历记仕于福、唐、桂三藩诸臣,始于顺治元年(1644年)迄于顺治七年。下编为桐城人姓氏,间附小传,注其科甲年代

  • 琴瑟谱

    三卷。明汪浩然撰。汪浩然身世不详,自称为广东琼州府正乐生员。该书第一卷讲琴瑟之制以及图说指法,后两卷各分诸调。汪浩然能协和琴瑟之声为八音,曾谱有《大成乐》演奏于广州学宫,湛若水曾为之作说。书中自序称是

  • 算数书

    无卷数,不知撰人。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。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,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,十余根已残破,总字数约七千余字,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

  • 钝吟杂录

    十卷。清冯班(1614-1681)撰。冯班字定远,号钝吟,常熟(今江苏省)人。诸生,著述有创新精神,论事多达物情,论文能深研古法,工书,尤精小楷。以班行第二,时称为二痴。著有《定远集》、《钝吟诗文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