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音韵学丛书三十二种

音韵学丛书三十二种

一百二十三卷。严式诲编。严式诲,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。陕西渭南人。这套丛书首列传为司马光撰《切韵指掌图》。书分二十图,在制作体制上它与较早的《韵镜》、《七音略》、《四声等子》都不尽相同。它对了解宋代语音面貌具有重要价值。宋吴棫撰《韵补》五卷,他取古代韵文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以求古音,据古人用韵以求《广韵》二百零六韵的古音分合,为后人研究古音初辟畛域,创立方法。明陈第撰《毛诗古音考》,书成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。陈第以《诗经》的押韵反映古音的客观存在,彻底廓清了宋人“叶韵”说的谬误。《屈宋古音考》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,书取屈原《天问》以下二十四篇、宋玉作品十四篇考订《楚辞》古音。此书和《毛诗古音考》,互相发明,证明古音。清顾炎武的《音学五书》全面考订《诗经》古音,以求古韵分合。离析《唐韵》以入声配阴声。凡此在古音研究上都具有开创意义。清李因笃《古今韵考》书成于1689年,作者以简短的篇幅概括顾炎武的音韵学说。江永的《古韵标准》成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以前。此书以《诗》韵为标准,以经传骚子的用韵为佐证,使古音研究更加精密,对后人影响较大。《音学辨微》旨在列举辨音之法,“为有志审音而不得其门径者导夫先路。”《四声切韵表》列《广韵》音系的等韵图,兼有审音述古两方面的意图。戴震《声韵考》四卷,分别考证了反切、韵书、四声原始、唐宋用韵沿革、古音、字母、等韵本末等。《声类表》用《广韵》分韵表现上古音系。段玉裁《六书音韵表》是在修改补充《诗经韵谱》、《群经韵谱》,并改变其体例的基础上,易称《六书音韵表》。孔广森的《诗声类》就《诗》韵求古韵分类。王念孙《古韵谱》就古人用韵以求古音,分古韵二十一部。钱坫《诗音表》一书探求《诗经》双音词两个音节之间的声纽关系。江有诰《江氏音学十书》对古音进行了全面研究,成就卓著。夏炘《诗古韵廿二部古音表集说》,是对《诗经》古韵研究的一个总述。严可均《说文声类》据《说文》谐声系统研究古音。由林出腴发起,龚芗农等人校定,严式诲编辑的《音韵学丛书》主要收录了清代音韵学的重要著作,可谓音韵学之集大成者,是治音韵学最完备的参考书。目录:宋司马光撰《切韵指掌图》二卷,附元邵光祖撰《检例》一卷,宋吴棫撰《韵补》五卷,明陈第撰《毛诗古音考》四卷,《屈宋古音义》三卷,清顾炎武《音学五书》三十八卷:《音论》三卷、《诗本音》十卷、《易音》三卷、《唐韵正》二十卷、《古音表》二卷,清顾炎武撰《韵补正》一卷,清李因笃《古今韵考》四卷,清江永撰《古韵标准》四卷、《音学辨微》一卷、《四声切韵表》一卷,清戴震撰《声韵考》四卷、《声类表》九卷,清段玉裁撰《六书音韵表》五卷,清孔广森撰《诗声类》十二卷、《诗声分例》一卷,清王念孙撰《古韵谱》二卷,清钱坫撰《诗音表》一卷,清江有诰撰《江氏音学十书》(已刻三种余嗣出,内三书原末刻):《诗经韵读》四卷、《群经韵读》一卷、《楚辞韵读》一卷附《宋赋韵读》一卷、《先秦韵读》二卷、《谐声表》一卷、《入声表》一卷、《唐韵四声正》一卷、附《等韵丛说》一卷,清夏炘撰《诗经廿二部古音表集说》二卷,清严可均撰《说文声类》二卷。有民国年渭南严氏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图公案

    十卷。不题撰人,成书于明代。公案小说,讲述北宋清官包拯的断案故事。包拯曾任龙图阁直学士,人称包龙图,故此书题《龙图公案》,又俗称《包公案》。考书中故事,除卷五《割牛舌》一则见于《宋史》、可证为包拯断案

  • 刘两峰集

    见《论学要语》。

  • 钟筠溪家藏集

    三十卷。明钟芳撰。钟芳生平见《春秋集要》条。《琼州府志》载芳诗文集二十卷。此集文二十四卷,诗六卷,与志不符。有误。第二十卷、第二十一卷为读书札记。第二十二卷为皇极经世图续,所推起宋神宗,迄明嘉靖。第二

  • 春秋左氏传解谊

    四卷。汉服虔撰,清马国翰辑。服虔字子慎,初名重,又名祇,后改为虔,东汉著名经学家,生卒年不详。河南荥阳(今属河南省)人。少年时以清苦立志,入太学受业,有雅才,举孝廉。汉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,遭乱病卒于

  • 小儿药证直诀

    ① 见《钱氏小儿药证直诀》。②见《保赤汇编》。

  • 文苑汇隽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孙丕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丕显字启周,自称闽人。其书共分二十九门。抄撮类书,体例较为烦杂。

  • 苏学士集

    十六卷。宋苏舜钦(1008-1048)撰。苏舜钦北宋诗人。字子美,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)人,生于开封。景祐中进士。曾任大理评事,累迁集贤校理,监进奏院。因参加范仲淹政治革新集团,因事除名,流寓苏州,买

  • 诗次故

    二十二卷。附外杂一卷。朝鲜申绰撰。申绰字在中,号石泉,朝鲜李朝经学家。《诗次故》初稿毁于火,现存本为申氏晚年重订。该书博稽《三雅》、《方言》、《释名》等书,以订其诂,又广辑《戴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

  • 益都金石记

    四卷。清段松苓撰。段松苓,字赤亭,益都(今山东寿光县境)人。段松苓与朱文藻同以诸生专治金石之学见知于士林。阮元搜集和编撰《山左金石志》时,段松苓即担任编辑之事。益都古为山东青州府治,自汉代以来,世为北

  • 寿山堂易说

    无卷数。唐吕严撰。此书即《吕子易说》,其篇目内容已见于《吕子易说》中。但此本首列吕子自叙及许承宣序,无曾燠序。书末则有崇芳跋,云:“同治丙寅,寓济南趵突泉道院中,见楼下庋板片甚多,问主者,乃前任东阿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