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高唐州志

高唐州志

①七卷。明金江纂修。金江字孔殷,浙江义乌人,嘉靖三十二年(1553)任高唐州知州。高唐州志创自天顺四年学正卢瑞,再修于嘉靖元年州守王大化,此志为三修。金江宰高唐州,求而览卢志、王志,芜且梓漫漶不存。遂锐意修志,以卢志、王志为蓝本,证诸经史,参之郡志,旁搜博采,订讹补漏,历时三月而告竣。《高唐州志》嘉靖三十二年刻本。全书七卷,分为:卷一图表,卷二天文志,卷三地理纪,卷四政治述,卷五列传,卷六艺文类,卷七杂述记。此志体裁臻备,记述简括,将一州之典章制度,灿然略备。②十二卷。清刘佑纂修。刘佑字云麓,曲周人,贡生出身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高唐知州。刘佑莅任后,公余之暇,即网罗遗事,拟重修志。惜旧志无存,不能循其统绪。后得朱华胤由浙中觅寄故志二册,而脱落漫漶,一半不可识。刘佑获此遗编,稍觉有所依据,以便续加修辑,适朝廷有普纂邑乘之命,乃延集州中耆老,谘询旧闻,采辑新事,遂成新志。《高唐州志》康熙十二年刻本。全书十二卷,分为:卷一地理志,卷二建置志,卷三武备志,卷四田赋志,卷五职官志,卷六选举志,卷七宦迹志,卷八至卷九人物志,卷十至卷十一艺文志,卷十二诗部。此志纲目明晰,体例完备,每志前皆有小序,取材宏丰,论述精审。其不足之处有二,一是艺文志所载太繁,艺文之外,又设诗部一门,殊觉冗杂不伦;二是武备志中仅载兵燹、守城定乱纪略二目,而无兵防等重要条目的记载,殊觉空泛。③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尤图跃修,李霖臣纂。龙图跃字飞占,天津人,贡生出身,康熙四十八年(1709)任高唐州知州。李霖臣,邑人。龙图跃掌高唐州后,见州志自康熙十二年(1673)知州刘佑重修后,又四十余年未经续修。这期间,风俗淳厚,人物盛起,若不及时增辑,恐将来文献残缺,难以信传后。于是聘请李霖臣为主纂,广搜博采,抚拾见闻,取旧志为蓝本,与中州绅儒,互订详考,凡是正者录之,遗者补之,未尝者续之,宁质勿文,宁简勿繁为准则,历时数月而告竣,《高唐州志》康熙五十一年(1712)刻本。此志分门设类,一如前志。其所增材料极少,仅翻刻刘志,略增数事而已。然旧志中的不足之处,则未能纠正。④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周家齐修,鞠建章纂。周家齐字可均,安徽合肥人,举人出身,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任高唐州知州。鞠建章,州人。高唐州志,自乾隆到道光,屡有增续。周家齐掌高唐州后,时朝廷始行新政,家齐见州志已七十余年未修,即锐意修志,乃征聘鞠建章任笔削之事,广征博考,历时三月而志成。《高唐州志》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刻本。此志体例,以其纲领条目,基本承袭旧志,无大增损,惟增续近事若干。就其增续者观之,考证极精,记述甚详。其一大特点,在类目中不设志,仅以考、录为纲。不分细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翻译御制朋党论

    清世宗宪皇帝御撰。书成于雍正二年(1725年)六月初一,刊为专本颁行。卷末有当时臣下跋语,不著名氏。据国朝(清)宫史书籍门著录有《御制朋党论》一部,注言称“世宗宪皇帝(雍正)御制论一篇,以大公至正为归

  • 韵学骊珠

    见“曲韵骊珠”。

  • 积斋集

    五卷。元程端学(1280-1336)撰。端学字时叙,号积斋。庆元(今浙江宁波)人。累官国子助教,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。另著有《春秋三传辨疑》。“端学之说《春秋》,勇于信心,而轻于疑古,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。

  • 江宁县志

    ① 十卷。明王诰修,刘雨纂,管景等增修。王诰,清江人,隆庆间举人,官太仆寺丞,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。刘雨,字润之,江宁(今南京)人,明正德间贡生。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,索看县志,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,

  • 水牛经

    三卷。旧本题唐造父撰。造父生平事迹不详。书中序称: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(687)八月,收得一水牛有病。造父奏言,水牛与黄牛形貌相同,但治法不同,若依黄牛用药治疗水牛,则错。于是造父编辑此书,书中共有四十

  • 五华纂订四书大全

    十四卷。清孙见龙撰。见龙字叶飞,号潜村,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境内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进士。该书乃作者执掌云南五华书院时所辑,故而以“五华”为名。孙氏匡正《四书大全》之错讹,纠正其偏

  • 慧琳音义

    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之简称。详见“一切经音义”。

  • 面城精舍杂文

    二卷。清罗振玉(1866-1940)撰。罗振玉字叔蕴,一字叔言,号雪堂。浙江上虞人,后迁居淮安。清末任学部参事。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,勾结日本帝国主义,图谋复辟清朝,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。

  • 钝吟杂录

    十卷。清冯班(1614-1681)撰。冯班字定远,号钝吟,常熟(今江苏省)人。诸生,著述有创新精神,论事多达物情,论文能深研古法,工书,尤精小楷。以班行第二,时称为二痴。著有《定远集》、《钝吟诗文稿》

  • 天香阁随笔

    二卷。晚明李介撰。李介字介立,江阴(今江苏江阴)人,生卒年不详,明末清初时在世。有人(丁文江)说他是徐霞客庶子,其母周氏不容于嫡母,有孕而出徐门,另嫁李氏,生李介,故李介又名寄;又因历明清两朝,故字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