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黄安县志

黄安县志

①十卷,首一卷,清林缙光修,侯安国、汪瀛等纂。林缙光,字黼文,广东南海人,举人,官黄安知县。侯安国,字玉阳,湖北兴国州人,举人,官黄安教谕。汪瀛,湖北沔阳州人,拔贡,官黄安训导。嘉靖中郡人耿定向虑县无志,无以信今传后,修志乘名《黄安初乘》,余相当时知县事,故千顷堂书目,只载余相未及耿定向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),林缙光莅任,搜阅旧志,仅有抄本,且多讹误,欲修未逮,迟之不久,乃延侯安国等讨论采辑。以旧志为宗,参以省郡二志,书成于道光二年(1822)。地理志,于疆域、山川、物产并三县归一邑,省志、郡志所载,采取录入。建置志,黄安城建于嘉靖四十二年(1563),嗣后自隆庆二年至乾隆二十年,重葺六次,考其年月而详载。职官志,所载起于置邑之时。选举志,按疆域采录,起自宋时。艺文志,各体具备,所录不多。是编沿抄旧志,博采舆论,以俟后人修志抉择。② 十卷,首一卷。清朱锡绶、胡承祖、柴钟岳等修,袁瓒撰。朱锡绶,江苏镇洋人,举人,官黄安知县。胡承祖,字辔如,安徽六安人,监生。柴钟岳,字秀珊,四川巫山人,三人先后知其事。袁瓒,字廉叔,江苏奉贤人,湖北候补知县。道光二年(1822)县令林缙光续修县志,历四十余年,县岁遭兵燹,其间乡团武备,忠孝节烈,营缮建修,应增者甚多。同治七年(1868),朱锡绶委袁瓒来县督修,八年(1869)朱锡绶去职,胡承祖、柴钟岳先后继任,志告成刻印。其纲目仍遵前志。沿录旧志,汰其浮文,归纳简要。地理志,自沿革至风俗,无所增损。学校志,遵新颁式分条详注,凡关学校者并附。赋役志,备载旧章。人物志,前志所载均经采录,其后举报有先后迟速不同,随时依类列入,未细分年代。杂志、祥异,以建县时始,前者皆删除之。此志远稽近取,博访周谘,参酌弃取,较胜于前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真诰

    二十卷。南朝梁陶弘景(详见《古今刀剑录》)编撰。古人学道求仙,讲究师承门派,又各依经书典籍,强调真言密语,还有的作扶乩降笔,以神化其说,认为不经师传口授,无神灵启示,就难获妙谛。陶弘景编撰《真诰》一书

  • 孝经疑问

    一卷。明姚舜牧(1543-1622)撰。舜牧,详见《易经疑问》条。该书认为,《孝经》语意联贯,不应分章,尤其不宜立章名。因全部删去。其诠释之文皆老生常谈,无新意。该书亦认为经文多出汉儒附会,或有义不接

  • 朝鲜国纪

    一卷。明黄洪宪撰。黄洪宪字懋中,秀水(今浙江嘉兴县)人,隆庆辛未(1571年)进士,官至少詹事,掌翰林院事,曾奉使朝鲜。洪宪以文受知张居正,居正败,共诬以逆,后因与众不合归。有《朝鲜国纪》、《玉堂日钞

  • 孝经中秘

    一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孝经》)编辑。是书引《御览》“某作孝经”一百六十字,跟其他辑本相同。取《路史》校之,二者不同有:“某作孝经,文成而天道立”下有“乃”字,“天”下无“则”字,“玄云”作“玄霜”,“北

  • 康斋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吴与弼(1391-1469)撰。吴与弼,字子傅,号康斋,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永乐七年(1409)赴南京省亲,从学于杨溥。因获读朱熹所编的《伊洛渊源录》而立志学习理学,发愤读书。天顺元年(14

  • 七篇指略

    七卷。清王训撰。训字敷彝,山东安邱(今山东安丘)人,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。卷首有宋继澄序,又有训自序及凡例,大旨仿照苏氏评《孟子》,多用符号作指点。如关于头脑旨趣,关目照应之类,或用重圈或用阴圈

  • 论语义疏

    二十卷。清马时芳撰。时芳字诚之,号平泉,又号见吾道人,禹州(今河南禹县)人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副榜。其学以陆王为正宗,尤重于诚意慎独。是书大意为圣人立言之旨乃人涉身处世义理之权衡。《义疏》不守汉

  • 吴中女士诗钞

    四卷。(又名《吴中十子诗钞》、《林屋吟》、《清吴中十子合集》)。张滋兰选编,任兆麟、心斋居士任文田阅定。张滋兰,生平不详。此书有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刊本。是汇集吴中十女士十二种作品编辑而成的,主要

  • 蕲州志

    ①九卷,明甘泽纂修。甘泽,字仁甫,别号贞庵,蕲州人,成化二十三年(1487)举人,授苏州吴县训导,升太仓州学正,既又迁镇江府学,官四川渠县知县。明嘉靖八年(1529)渠县县令甘泽,以州旧未有志,始修创

  • 袁崇焕督师事略

    一卷。清何寿谦撰。寿谦广西藤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崇焕字元素,明末广东东莞人。万历进士,崇祯初任兵部尚书,督师蓟辽,抗御后金。崇祯二年,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,进围北京。袁氏星夜驰援,但崇祯帝中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