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
见《姓苑》。
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Dàzh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九通分类·总纂·氏族类》收载。初见於《姓苑》。此“以官为氏”。(按: 大,这里似应音tài,同 “太”,故亦作 “太祝”。详见“太祝”条。)
读音:Liúf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刘、傅两单姓合成。亦作〔刘付〕(92)。广东化州(315)、广西陆川(360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Chí/Chyr,Chr【源】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(94)。
读音:chì lǚ【源】 代北姓(27,60,70,242)。本出蠕蠕,号俟吕邻,入魏随方音变为叱吕引,或省称叱吕,见《官氏志疏证》。考此氏当出俟吕邻部,为高车一部,其先或有入居蠕蠕者,后归魏。并非出
读音:Jué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引 《姓觿》注云: “《千家姓》云: ‘楚郡族’。”未详其源。或音qiáo。姑兼
读音:Qǐyǎoqì/Jilijisi,Qirqiz,Kirgiz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系今柯尔克孜族之先民。元时谦河(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)流域的民族,在唐时称黠戛斯,《辽史》译作辖戛斯,元时又
读音:Géjǐlè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二派,出雅兰、绥芬、和通吉、宁古塔、穆湖、黑龙江、那木都鲁、布尔哈、倭济、浑春、库尔喀、托克索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辽宁沈阳、新疆伊犁(43
读音:Ruòhòu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涅家支(375)。
读音:Tuōnuò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黑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uòkèqí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以地名为氏(23)。世居绰克秦(23,63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地名,因其世居绰克秦地方,遂以地名为氏,乃满八旗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