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Ní

倪姓的来源主要是改姓。相传春秋时,在今山东境内的邾国后人郳黎来之后,避仇改为倪氏。另外,少数民族中也有倪姓。

倪姓的最初发源地在今天的山东,战国时,倪姓人在河南落籍。两汉时,倪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境内,并有入安徽北部一带者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倪姓播迁江南。隋唐之际,倪姓在北方的分布渐广,今河北、河南、山西等境均有倪姓人居住。唐末,有倪姓大批迁往江南。两宋时,倪姓已分布今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宋末,倪姓渐分衍于今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明初,倪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北等地。清代倪姓迁居入台。如今,倪姓尤以江苏、湖北、上海等省市为多。

倪姓历史人物有倪瓒,元代画家、诗人。擅画山水、竹石、枯木等,其山水师法董源、荆浩、关仝并加以发展,画法疏简,格调天真幽淡。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,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“胸中逸气”,不求形似。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,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,享誉极高,画史将他与黄公望、吴镇、王蒙并称“元四家”。有《雨后空林》《渔庄秋霁》等图和诗文《倪云林先生诗集》等。

倪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原郳、儿氏,避仇改为倪氏(6,12,17,60)。②清满洲人姓,世居宁古塔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蒙古(255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千乘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4%,为中国人口最多120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湖北、上海等省市多此姓,三省市倪姓约占全国汉族倪姓人口60%。【它】 日本侵占台湾时,台湾倪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儿玉,1949年,台湾光复后,即恢复倪姓(65)。【人】 倪说,汉时扬州刺史(26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白、傣、仡佬、哈尼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 其注云: “即郳氏也, 避仇改为 ‘’。”望出千乘。

汉代有谚, 扬州刺史; 唐代有若水, 刑部郎中, 中山藁城人; 宋代有千里; 元代有赞, 无锡人; 清代有继宗, 余姚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ì山东章丘有细姓。(见《池北偶谈》)细封氏之后,改为单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读音:Càn【源】古潜国在楚地(故城在今安徽潜山),以地为氏(17,60,62)。 【望】临州、雁门(17,60,418)。 【变】亦作〔濳〕(62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潜

  • 達票

    读音:Dápiào【源】 吐谷浑姓。唐时敦煌有此姓(232)。

  • 竇佳

    读音:Dòuji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萨灵阿之妻为窦佳氏(260)。

  • 賀六軍

    读音:Hèliùj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北齐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Sà【音】亦音Cuò(73,91)。 【源】见《何承天纂文要》(7,12,15,60)、《广韵》(86)、《直音》(15,21)及《姓苑》(9)。 【望】北海(17,418)。 【布】大陆仍有此

  • 哈爾朱

    读音:Hà’ěrzhū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索住之妻为哈尔朱氏(260)。

  • 破六漠

    读音:Pòuliùh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破六韩氏。北魏有破六汉·拔陵。” 未详其他。《姓氏词典》音pòliùhón,不确。

  • 读音:rǎng【源】 ①尧时贤人壤父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6,60,62)。②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以壤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上邽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

  • 读音:Yá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,因以为氏(7,12,17,60,77)。又云,周康王少子封于阎城,子孙氏焉(21)。②春秋时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(故城在今山西安邑西部),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