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冉
【源】 春秋时鲁叔仲氏之家臣公冉务人之后(7,17,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鲁公冉务人之后。”公冉务人,鲁惠伯宰,其后有公冉氏、公务氏。
【源】 春秋时鲁叔仲氏之家臣公冉务人之后(7,17,21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鲁公冉务人之后。”公冉务人,鲁惠伯宰,其后有公冉氏、公务氏。
读音:Shèdàfū【源】 系自姬姓(5,63)。春秋时魏国之后有叶大夫氏(8,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源于魏姓,魏后有叶大夫氏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yèdàfū
读音:pú chéng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步扬,食采于步,因氏。步扬之子䧿居(亦称先且居)食采于蒲城(故城在今山西蒲县东南),故称蒲城䧿居,后以邑为氏,见《广韵》(60,62
读音:Zhūlò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汉有铢镂渠堂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xīn【音】 今又音Shēn(86)。 【源】 商时诸侯国,以国为氏(17,60)。 【变】 亦作侁、䢾(17,60)、〔〕(17)。 【望】 颖川
读音:Nāmùtāl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桑名之妻为那穆他拉氏(260)。
读音:zhù shǐ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祝史挥之后,因官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布】 唐时下邳有此姓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(周代)卫有祝史
读音:wáng fǔ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有王父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微子后有王父氏。”此当系出子姓。音从《姓氏词典
读音:Kēlǐyètè【综】 清世宗(即雍正帝)之愉贵妃为珂里叶特氏(72)。
读音:Èěrtú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一作乌喇)(23,63,260)。源自元时蒙古姓兀鲁兀台氏。【变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岱林图之妻为鄂勒图特氏,镶白旗蒙古闲散阿尔布坦之妻为鄂
读音:Jūnzh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复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