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堵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zuǒ xí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先蔑为左行(左行为官名,三行官之一)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9,17)。【人】 左行恢,汉时御史(7,9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
读音:Fúdēng【源】 禹命扶登氏为九夏之乐,后因氏,见《编古命氏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禹臣有扶登氏。”后或简为扶氏。
读音:Pù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山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收载,“今山西左权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àn【源】 战国时滕文公闻孟子言古井之法,使战(即毕战)主其事。毕战之后有战氏;又或主战阵之官者,以官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,亦见《姓苑》(11,21)。【望】河南(17,418
读音:bó【源】 亳,商汤时都城(亦称南亳,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),支庶以为氏(17)。亳,古都邑名,其地有三,南亳、北亳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40里)、西亳(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),故亳氏系以地名为氏(
读音:Diāo/Diau,Dya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读音:M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亦作〔靣〕(73)。山东成武有此姓(34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乌海、山西之运城及晋中地区有分布。回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
读音:fù【源】 ①指腹为姓,如足氏、首氏、手氏之类(60,62)。②焉耆国相有腹氏,见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(60,62)。焉耆国系西域小国,(故城在今新疆焉耆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
读音:Xīyù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hóu shǐ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董狐世为晋侯之史官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【人】 侯史光,晋时东莱掖人,初为洛阳典农中郎将,封关中侯,后拜散骑常侍,转城门校尉,进爵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