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ǎn

冉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族名为姓氏,汉时西南夷有冉族,居于今四川茂县、汶川一带,其族人以族名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人以祖辈名为姓氏。三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文王子季载,封于冉,春秋时灭于郑,子孙以封地为姓氏。四是相传为高辛氏(即帝喾)之后。

冉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境内。春秋时,孔子就有五名冉姓弟子。历秦汉,冉姓逐渐由山东播迁于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。唐末五代时期,有重庆冉姓播迁至贵州。宋末元初,北方冉姓已播迁于今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南方省份。明初,山西冉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安徽等地。明末的湖广填四川,有湖北、湖南之地的冉姓迁于今四川、重庆。清康乾年间以后,有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的冉姓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。如今,冉姓尤以四川、重庆两地为多。

冉姓历史人物有冉求,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弟子,有治政之术,曾为季氏宰。冉耕,春秋时鲁国人,孔子弟子,为人正派,以德行著称,后得恶疾而早逝。冉瞻,十六国时后赵大臣,石虎养子,有勇有谋,骁猛善战,以战功累迁为左积射将军,封西华侯。

冉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零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高辛氏(即帝喾)之后(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,以名为氏(6,12,17,60)。③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第10子季载,武王母弟也,封于冉(一作聃,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县那口城),春秋时灭于郑,子孙以国为氏(17,60)。一说,周文王之子聃季载封于聃,子孙以国为氏,后人去耳为冉氏(7,17)。④唐时四川夔州、开州土著多此姓,皆冉䮾种(7,60)。冉䮾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,其后或以冉为姓。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族仍有此姓(175,387)。【变】 亦作聃(7,17)、染(62)、��、��、��(17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,武陵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四川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49%。贵州、河北等省也多此姓。上述三省冉姓约占全国汉姓冉姓人口79%。【人】 冉雍,春秋时鲁人,孔子弟子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,今河北之阜平、固安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、平邑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金溪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水、土家、布依、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高辛氏之后。” “高辛”,相传为上古帝喾之号,乃黄帝曾孙,帝尧之父。②又云: “楚大夫叔山冉之后,以名为氏。”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周文王子季载封於冉,以地为氏。” ④又据 《汉书·颜注》云: “今夔州、 开州首领多冉姓, 皆冉、 ��种。” (按:“冉��”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 《姓氏词典》 皆引作 “冉”。 以 “” 为是。 “��”, 类推简化作“��”, 《康熙字典》音lóng, 又音péng。“”音máng,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《姓氏考略》误。) 此以族为氏。古夔州在今四川之奉节; 开州,即今四川之开县。或称,此之“” 种,即土家族冉姓之先。明田汝成《行边纪闻·蛮族·冉家》: “冉家,邛、筰冉氏之裔,今酉阳、乌罗部落之长名冉姓者,一曰冉家蛮,诟之曰南客子。其族散处沼河、佑溪、务川之间。” 又,以族、以国,《汉语大字典》 皆音nán; 以姓,则音rǎn。⑤或称:与染氏同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“” 云: “姓也。或作‘染’。”

春秋时鲁有冉求,孔子弟子; 唐代有冉安昌,招抚使; 宋代有冉宗闵、冉夔,登进士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īn金姓的来源有四个。一是源自少昊金天氏之后。少昊是古代东夷族首领,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,故曰少昊。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,土生金,他以金德称王,故号为金天氏。少昊的子孙中,有一支简化他

  • 读音:cǎo【源】 周官草人之后(60,62)。草人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掌土化之法。【布】 河北三河(285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草中、草王桥等均为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

  • 索多理

    读音:Suǒduōlǐ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苏都礼、索多尔,后或改为单字姓索、苏、单(shàn)。参见“索多尔”、“苏都礼”条。

  • 癸北

    读音:guǐ běi癸北女,为舜妃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(癸北),国名,女为舜妃。”此以国为氏。或作“癸比”,又作“登比”、“登北”,盖因

  • 雕玉

    读音:Diāoyù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Huǒ现行极罕见姓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,钬,现代才出的字,一种稀土金属元素,化学符号为ho。作为姓氏,其产生不会比钬元素的发现更早。疑其为

  • 读音:é【音】 又音㜐(Yǐ)(15,21)。【源】 ①娥陵氏,女娲之臣,制都良管(乐器名),见《帝系谱》。娥姓当为其后(60,62)。②古夸娥氏之后(17)。③舜妃皇娥,其后有娥氏(9

  • 读音:Gǔ/Guu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、《合璧事类》(17)。《元和姓纂》云:诂非古,今无传,恐即古姓也(17)。

  • 别速惕

    读音:Biésùtì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的“别速歹”之别译。)

  • 絲古普

    读音:Sīgǔpǔ彝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神名族”,以为姓,后或改单姓李、余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