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ōng

【源】 ①相传古掌冬官(周时以司空为冬官)者之后,以官为氏(60,62)。②三国时南夷有冬逢,见《蜀志》(60,62)。③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、��等(17)。【望】 燕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卫辉(287)、浙江普陀(297)、湖南攸县(283)、河北隆化(344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冬寿,东晋末前燕慕容皝之左司马(7,11,15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武昌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①其注云: “古掌冬官者之后,以官为氏。”周官称司空为冬官,掌工程制作。其后代以官职为姓。②其据《三国志·蜀志》 注云: “夷姓,三国时南夷有冬逢。”③其据 《前燕录》注云: “慕容皝有司马冬寿。”则此氏当出自鲜卑族。

明代有冬青,清河县训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哩鼎

    读音:Līdǐng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(西) 夏首领哩鼎·阿裕尔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Liàng【源】即亮氏(60,62)。 【望】广汉(17,418)。 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1)。 【人】谅毅,春秋时为赵使秦(11,21)。谅辅,东汉时广汉新都人,洛阳令(6,12)。现行罕见姓

  • 朶兒邊

    读音:Duǒérbiā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 收载。(按: 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所收 “朵里别歹”之别译,姑兼收。)

  • 若敖

    读音:ruò ào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君熊鄂之子熊仪,谓之若敖,后以为氏(7,12,17,21,60)。【它】 春秋时楚君不以寿终者,葬时不按成君之礼,皆谓之敖。若敖、霄敖、堵敖、杜敖、訾敖、陕

  • 扎絪拉

    读音:Zhásàl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阿立拉虎之妻为扎萨拉氏(260)。

  • 薄野

    读音:bó yě【源】代北姓(7,12,15,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米新巴

    读音:Mǐxīnbā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为姓。未详其他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不茅

    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

  • 常曼

    读音:Chángmàn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属东八个家部落,世居甘肃肃南,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常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本户族名,以之代姓,后或取其首音谐“常”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

  • 读音:Shuí【源】大谁长,汉置官名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【布】清时四川南充(60,62)、今湖北武汉、北京(91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谁龙,明时四川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