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ì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制,春秋时虢之邑,后为郑邑,以地为氏(60)。③制氏为西汉之乐官,世居此官之裔以官为氏(7,11,12,15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 《路史》: ‘虢叔后有制氏。’ 盖制为虢邑,以地为氏。”郑樵亦云: “汉初有制氏,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宫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鳳鳥

    读音:Fèngniǎo【源】 少昊之官,司历者也(15,63)。少昊即少皞,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,名挚(一作质)。一说,号金天氏。

  • 佛图

    读音:fú tú习佛图之教,因以为氏。又作佛屠、浮屠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
  • 读音:Zōu【源】 ①越王勾践之裔,闽粤王无诸、越东海王摇,均驺氏(7,9,12,17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邾文公迁于绎(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),改号曰驺,因氏(17,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邹(62

  • 苏色匿

    读音:sū sè nì西域大宛王姓。(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)

  • 读音:zhào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62,80)。一说同照(91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炤,姓也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一说同 ‘照’ 姓。”

  • 读音:wù【源】 鲜卑人姓,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(60,62)。北魏时蠕蠕(即柔然,参见蠕蠕姓)部人姓(242)。【变】 亦称〔勿地延〕、〔乌地延〕氏(425)。【人】 勿地延,北魏时蠕蠕部帅率众降

  • 滕叔

    读音:téng shū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于滕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5里),为滕侯,史称滕叔绣,其后为氏(6,7,12,15,17)。 【人】滕叔辛,楚考烈王时大夫(12)。历史上罕见

  • 石骀

    读音:shí tái卫大夫石骀仲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石骀仲卒,无适子,有庶子六人。(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)

  • 读音:Niǔ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21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辽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钮祜禄氏、钮赫氏等均有改姓钮氏者(180)。【望】 吴兴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

  • 釵咥

    读音:Chāidié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前秦至隋时之关中碑文中有北魏时之姓钗咥氏,不知所出(7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