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
读音:cì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或为刺门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山西介休有此姓(62)。【人】刺正甫,唐时人,著《嘉苏水利志》五卷(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多此姓——太原、阳泉、长治、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唐代有刺王甫, 撰《姑苏水利表》;后燕有刺㪍,合浦公; 宋代有刺颖,赞善大夫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或为刺门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山西介休有此姓(62)。【人】刺正甫,唐时人,著《嘉苏水利志》五卷(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多此姓——太原、阳泉、长治、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唐代有刺王甫, 撰《姑苏水利表》;后燕有刺㪍,合浦公; 宋代有刺颖,赞善大夫。
读音:Bìxī/Pihsi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Yuánjūn【源】 芈姓之后,见《希姓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希姓录》云: “芈姓之后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huí hé回纥九姓,一曰回纥氏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▲<唐>回纥承宗,瀚海大都督。
读音:lì shān仲衍孙戎胥轩之妻,郦山氏也,盖即骊侯。(见《路史》)又作骊山氏、丽山氏。
读音:Mánɡē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B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iàng即亮氏,战国时赵有谅毅。(见《战国策》)▲<汉>谅辅,新都人。
读音:Chǔtālā【综】清镶蓝旗满洲护军文太之妻为楚他拉氏(260)。
读音:shò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7,9,11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授异众,汉时丹阳人(15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续通
读音:Huòěrlè现行裕固族姓氏。来自唐代回纥内宰相族姓“胡咄葛”,本部落名,以之为姓。或作“呼朗嘎特”、“贺朗格”、“虎那格”等,或取其首音谐“贺”而为单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