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尉
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吴尔散之妻为博尉氏(260)。
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吴尔散之妻为博尉氏(260)。
读音:Hà’ěrzhū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索住之妻为哈尔朱氏(260)。
读音:Hàpǔqíkè【综】 清宗室色尔晋之妻为哈普齐克氏(260)。
读音:Zhǎnɡluó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二等侍卫兴昆之妻为党罗氏(260)。
读音:Zhālā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亦作 “扎拉台”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则作“札剌儿台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Bālī【源】 ①西夏人姓(24)。疑系西夏党项族把利氏之异译。亦作〔把里〕(13)、〔芭里〕(13,57,240)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、吉林正蓝旗、齐
读音:gōng qi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滕大夫食采于公丘,其后以邑为氏(17,60,62)。滕为周时姬姓侯国,为周文王之子错叔绣之封邑,即公丘邑,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5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
读音:qǐ fú【源】 ①鲜卑人姓。西秦乞伏国仁,晋孝武时僭号西秦王大单于,本鲜卑乞伏部酋帅(7,17,21,27)。灵州保静县有乞伏山,在黄河西,见《元和郡县志》。保静即今宁夏银川,当在西秦之北。疑
读音:luò【源】 ①古有洛国,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,灭于商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其先为落氏,后去草为洛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
读音:x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苏之南京、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载,未详
读音:Bālí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译作“巴邻”。又,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还收有 “巴林”,疑与“巴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