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ōng

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世代相袭的职业为姓氏。周官有掌管宫门者,后世即以官职名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春秋时虞国大夫宫之奇。三是源于南宫氏。春秋时期,鲁国有孟僖子的儿子名韬,被封于南宫(今河北南宫),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“南宫”为姓。后又分化为南、宫二姓。

宫姓发源于山西。宫之奇原居于山西平陆一带,后避难迁于虞国,居住在辛宫里(亦在今山西平陆)。晋灭虞之后,宫之奇再次率领族人避难曹国(今山东定陶西南)。后来,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录,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已不可考。整体来说,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,宫姓后裔在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安徽等地开枝散叶,发展开来。中国现在几支大的宫姓族支,都是从这里起源的。

宫姓历史人物有宫之奇,春秋时虞国(今山西平陆北)人,他料事如神,颇有远见,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。春秋时期,晋国意欲吞并虞国,但因当时虞国和虢国是盟国,晋国无隙可乘,始终未能得逞。面对这样的形势,宫之奇坚决主张虞、虢联盟。后晋国重金贿赂虞君,请求借道伐虢,宫之奇识破了晋国“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”之计,故极力劝谏虞君不借道于晋国,但贪财好利的虞君接受了晋国礼物,借道于晋,后虞国终为晋国灭亡。后世“唇亡齿寒”的说法就出自宫之奇规劝虞君的说辞。宫国苞,清代诗画家,擅画兰竹,长于写诗,与丹徒张石帆合称“江上两诗人”。

宫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古有宫国,春秋时灭于虞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虞大夫宫子奇之后(6,12,15,60)。③周官掌宫门者,以世官为氏(7,60,62)。④清满洲八旗姓恭佳氏后改为宫(180)。满族姓(344)。⑤蒙古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,太原(15,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4%。尤以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黑龙江、安徽等省多此姓。上述5省宫姓约占全国汉族宫姓人口86%。【人】 宫志恽,唐时河东令,殿中侍史(15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、景县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龙口,河南之卢氏,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虞大夫宫之奇后。” 宫之奇为虞宗室大夫; 虞乃姬姓之国,故此之宫氏,当系出姬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周官掌宫门者,以世官为氏。” 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云:“鲁孟僖子之子韬,食邑南宫,即孔子弟子南宫适,其后支子为宫氏。” ④或为清代满族姓恭嘉氏所改。望出太原。

汉代有宫崇; 元代有宫天授; 明代有宫安; 清代有宫伟锷、宫尔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于

    读音:Xuēyú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 “薛千” 氏。盖“于”、“千”形近似而讹误。参见“薛千”条。)

  • 读音:Ā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朔州等地有分布,武清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此姓不是“廠”字的简化,故不读chǎng;又,今廠既简化为 “厂”,

  • 日候倮子

    读音:Rìhóuluǒz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杜尔仆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yán【源】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(故城在今江苏武进)及州来(故城在今安徽凤台),故称延州来季子(一说,延陵季子),延氏宜出于此(7,1

  • 读音:yā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奄侯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古奄国,春秋时在鲁地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。一说,奄氏所改(60)。【望】 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宋时豫章(故治在今江西南昌)多此姓(

  • 巴顔圖

    读音:Bāyántú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噜伦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真公

    读音:Zhēn'gōng【源】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ì【源】 见《纂要》(21)。【变】 亦作㫓(17,62)。【望】 陇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暣,古气字,见《纂要》。” 《姓氏词典

  • 东阳

    读音:dōng yáng为春秋时齐鲁晋邑名,其先列国大夫,以邑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▲ 〈南朝宋〉东阳无疑,散骑侍郎。

  • 哈魯

    读音:Hǎlǔ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莫伦赤,哈鲁氏,鄞县人,元至顺三年、后至元元年两中乡试(399)。捏古伯,哈鲁氏,元泰定元年进士(399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