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í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一说,当以尼山(在山东曲阜东南20里)为氏(60,62)。②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清满洲八旗姓尼佳氏,后改为尼氏(180)。③蒙古族姓(255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余姚(389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山东长清(317)、新泰(359)、河南临颖(33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高雄、台北(64,68,261)、辽宁(92)、北京、内蒙古包头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尼仇刀,金时女真宁塞将军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尼养德,明时山东益都人,洪武初由儒士举河南洛阳教谕(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,山东之平度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浙江之椒江,云南之泸水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; 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 “以尼山为氏。” 尼山,或称尼丘山,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六十里。②又注: “夷人亦有尼姓。”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河南上蔡有尼庄,多此姓。”此当以姓名庄,因地为氏。④清代满族姓尼佳改为单姓“”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隋代有尼洛周; 明代有尼养德,洛阳教谕; 又有尼江,正德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uī【源】 见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(19,21)及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人】 挥超,明时苍梧知州(19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

  • 匈布

    读音:Xiōngbù普米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。出自“熊·扛尼”姓,本家族名,或以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普米族》。

  • 邾娄

    读音:zhū lóu邾子迁娄,后有邾娄氏。(见《姓考》)

  • 于文

    读音:Yúwé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古鲜卑族有宇文氏,后融为汉族。疑此由宇文氏而改。)

  • 邵佳

    读音:Shào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笔帖式常禄之妻为邵佳氏(260)。

  • 取虑

    读音:qǔ lǜ又音qiulu。徐偃王子食邑取虑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今临淮有此姓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飞龙

    读音:fēi lóng朱襄后裔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阿魯特

    读音:Ā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阿鲁忒〕(72,260)。 ②清蒙古镶黄旗(259)、驻防吉林蒙古正蓝旗(259,260)中均有额鲁特

  • 食我

    读音:shí wǒ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扬食我伯石(食我为字,伯石为名)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和《路史》(26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晋后有食我

  • 读音:R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4,68,261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据菲律宾《菲华日报》报载,其注称:“今台湾有此姓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