擴
【综】 源出不同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同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tǎ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、河北、吉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塔新策,清时贵州总兵,汉族人(23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
读音:Shànbó【音】 单亦音檀(Tán)(80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(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南),为伯,因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8,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郑栎邑大夫单伯通之后,见《
读音:Tuōtuōhuá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新元史》 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wū lín dá乌林答曰蔡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▲<金>乌林答乞住,大名路猛安人,大定进士。
读音:jūn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尧之师君畴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 ②汉时西域莎车国有君姓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君牙,周时大司徒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
读音:Kuí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尧舜时期有乐官名夔,其子孙以祖名为姓氏。二是春秋楚君熊绎六世孙叫熊挚,其后封于夔城,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氏。夔姓发源于湖北,后散居于各地。夔姓历史人物有夔信
读音:Mòdú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当源出汉时匈奴冒顿之后。
读音:Guǒ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塔斯哈之妻为果特氏(260)。似即科特氏之异译。
读音:s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人】 潚河,汉时雁门太守(6,21)。见《姓苑》。汉有雁门太守潚河。(见《奇姓通》)
读音:ái出自高阳氏才子八恺隤敳,其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敳氏,八愷隤敳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