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斡斡兒察黑

斡斡兒察黑

读音:Wòwò’ěrcháhēi/Ororcar

【综】蒙古族姓。蒙古语“斡斡儿察黑”意为散流人,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胡日哈、西拉沐沦、益和诺尔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付里

    读音:fù lǐ【综】 春秋时有付里乙,为管仲所诛,见《荀子》。付里乙,一作史附里,或作付乙(26,60)、又作鲋里乙、符里(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荀子》云: “春秋时

  • 子庭

    读音:zǐ tí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庭,其后以字为氏(6,60)。②系自��姓,春秋时楚国公子午,字子庭,其后以字为氏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

  • 读音:Mǎ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小山之顶为峁,我国西北地区常用以称地名,因以地为姓。)

  • 悉什盧

    读音:Xīshílú【综】 代北人姓(44,60)。北魏时改为索卢氏(44,60,62)。亦作奚什卢、〔悉斗卢〕(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

  • 嵩吉雅

    读音:Sōngjíyǎ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领催观音保之妻为嵩吉雅氏(260)。

  • 承桑

    读音:chéng sāng【源】 炎帝神农氏娶承桑女为妃(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桑水〕、奔水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神农取承桑氏。”疑承桑

  • 回紇

    读音:Huíhé【源】 唐时回纥外九部,其第一姓为回纥氏(17、60)。回纥为唐时居于鄂尔浑河流域之部落,源出北魏时铁勒的袁纥,唐贞元四年,自称改为回鹘,即今维吾尔族之先民。【人】 回纥承宗,唐时瀚海

  • 读音:póu【源】 ①汉时已有裒氏,见汉《叔孙敖碑》(60,62)。②北魏时改达勃氏为裒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1,60,62)。一说,改为褒。古时裒、褒相通(70)。③五代时宁都人裒愉,本姓哀

  • 读音:bá【源】 ①拔,春秋时地名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),以地为氏(62)。②匈奴姓。晋武帝咸宁五年,匈奴都督拔奕虚帅部落归化,见《晋书》(242)。③唐时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,其先出自魏献文帝第三兄,初

  • 读音:guān【音】 冠氏有二音,起源各异,世分两姓(16,63)。参见冠(Guàn)姓。【源】相传古贤者贤冠子之后有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5)。吴(今江浙地区)人之姓。见《姓苑》(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