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ì

【源】 ①是、氏古时通用(26),春秋时齐大夫之后(17,60,62)。②北魏时改是云氏为是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21,60,70,242)。【望】 北海(17,418),吴国(21)。【变】 唐天宝年间秘书少监是光乂改姓齐(6,12,17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是仪,三国时北海营陵人,本姓氏氏,后仕孙权,拜车骑都尉,封都亭侯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湖北之武昌,安徽之贵池,浙江之椒江,江西之新余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上声” 部。郑樵注其源: ①本 ‘氏’ 氏,齐大夫之后也。《吴志》: 北海氏仪,本姓氏,孔融嘲之曰: “氏者,民无上! 可改为‘是’。”遂改焉。仕吴,官至侍中,都亭侯; 唐天宝秘书少监是光,又改姓齐。②又注: “是云氏改为是氏,亦有 ‘氏’ 氏。五代梁将氏叔琮、氏延赏。”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隶释》有是盛、是迁。则顺帝——东汉顺帝刘保,前已有是姓。不始季汉。或当时氏、是两字本通。是仪之改 ‘氏’ 为 ‘是’,亦以此。” 所惜未得其详。)

明代有是天佑,光泽县大使; 清代有是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ī【源】 见《千家姓》(418),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【望】开封(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鐵伐

    读音:Tiěfá【源】 匈奴人姓。夏王赫连勃勃改其支庶为铁伐氏,言其刚锐如铁,皆堪伐人,见《北史》(7,9,12,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铁代〕(17),误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尤佳

    读音:Yóu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鸟枪护军色青额之妻之尤佳氏(260)。

  • 路洛

    读音:lù luò【源】 系自嬴姓,伯益支孙又以路洛为氏者,此鸟浴之讹也(6,7,12)。【人】 路洛贾,春秋时晋人,见《史记》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伯益支

  • 紇突隣

    读音:Hétūlí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一作 ‘纥突陵’。以部落为氏,后改为邻氏。”

  • 惹你

    读音:Rěn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冈哈惹依家支,四川冕宁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Wè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)。一说,为问弓氏、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(60,62)。【望】 襄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浙江余姚

  • 舒穆魯

    读音:Shūmùlǔ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氏,清嘉庆时叶尔羌办事大臣音登额,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Zàn【源】 ①赞君,古之善相马者,其后有赞氏(60,62)。②唐时有赞善官名,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翊赞,比谏议大夫,后以官为氏(62)。清有赞礼郎,掌管祀典赞导,以官为氏(91)。③唐时南诏国人

  • 读音:wěi纬,又姓。(见《广韵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