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mò

【源】 ①本姓秣,因避难去禾为末氏(6,7,9,15,17)。 ②夏时桀臣末喜(9),此为末姓之始。 ③末那楼氏或有改姓末者(62)。 ④唐时吐蕃族姓。吐蕃将尚恐热,为落门川讨击使,姓末,名农力(7,60)。末一作未(60)。【望】 襄城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长清(317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河北之黄骅,山东之龙口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本秣氏,避难去禾,今秣陵是其后也。”秣,本指秣阳,夏商以前诸侯国。后以国为氏。而有秣氏。省而为“”。②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太平寰宇记》注云: “末禄国在亚梅国西南七百余里。胡姓末者,土人也。”③又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吐蕃尚恐热姓末 (一作‘未’)。”

汉代有末振将; 北魏有末波; 唐代有末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努爾哈拉

    读音:Nǔěrhǎ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原籍无考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原籍无考。

  • 渾阿

    读音:Hún'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浑阿贪支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pái【源】 或系非姓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山东新城(故城在今山东桓台)有俳姓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引《池北偶谈》云: “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殷汤之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稚姓,见《史记·殷本纪赞》(9,11,12,15,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

  • 哈勒滾

    读音:Hàlègǔn【源】 明清时居住于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一部分奇勒尔人后融于赫哲族中(429)。

  • 读音:yū后汉有肥乡侯始平纡邈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读音:Liú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 其注云: 飂叔安之后有飅氏(据《路史》)。飅叔安即廖叔安, 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。(按:飅, 当即飅之不规范简化字。)《汉语大字典》作飗, 简化为飗, 参见

  • 雙體蔣拉

    读音:Shuāngtǐjiǎnglā【综】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四川甘洛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Gā【源】 蒙古族姓(369)。亦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布】 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北京密云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嘎构,1941年曾任内蒙古额济纳旗防守司令部查马长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

  • 巴魯達

    读音:Bālǔd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,清乾隆时有总兵德福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巴鲁特氏之别译。“德福”,当即 “拜材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