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于析(故城在今河南内乡西北),后为楚邑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卫穆公之裔,大夫析朱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9,12)。③春秋时齐大夫析归父之后(17,60)。④东汉析像,其先张江封析侯,曾孙国为郁林太守,徙居广汉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后汉书》(9,26,60)。【望】广汉、西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安县(322)、湖北武汉(91)、江苏高淳(305)、广西马山(346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析公臣,春秋时楚大夫(15,21)。析望芳,元时狄道人,以巨家擢守临洮,伟绩著于边陲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运城,湖北之武汉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卫公族大夫析朱鉏之后也。朱鉏,公子黑背之孙。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等引《元和姓纂》 皆作“卫穆公生公析黑臀,其孙武子朱鉏……”) 以王父字为氏。(按: “郑公孙黑字子皙;楚公子黑肱,亦字子皙; 今析朱鉏乃公子黑之子,疑‘析’ 即黑之字耳,‘皙’ 亦作 ‘析’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)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齐大夫析归父之后。”③又据《后汉书·方术传》注云: “析像,其先张江,封析侯。曾孙国,为郁林太守。徙居广汉,子孙以国为氏。望出西河、广汉。” 此当系出张氏。

元代有析望芳,擢守临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én岑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朝时,周武王将其异母弟耀之子渠封于岑(今陕西韩城一带),建立岑国,其后代以国名为姓。另外,少数民族中也有岑姓。如秦、汉之际百越族中就有俚族人改姓

  • 梁折

    读音:Liángzhé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读音:Shí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商汤支庶之后有时氏,见《世本》(17,60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古有时国,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(60,62)。④清满洲人姓

  • 郭爾吉

    读音:Guōěrjí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。后改单姓“郭”,盖取郭尔吉之首音谐“郭”而得。

  • 石户

    读音:shí hù居于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石户之农,不知何许人,与舜为友。(见《尚友录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居於石户者,因以为氏。”

  • 读音:qū鲁后有麹氏。(见《路史》)汉有麹谭生閟,避难湟中,因居西平,改姓麹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▲<晋>麹允,金城人,永嘉中为左仆射。<唐>麹文泰,高昌国王。<明>

  • 荔菲

    读音:lì fēi与“荔非”同。历史上关西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西羌种类也。”或作“荔非”、“荔菲”。“荔非”,又作“丽飞”、“利非”。

  • 亦卜剌

    读音:Yìbǔ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明有亦卜刺·因王。” (按: 疑此为 “亦不剌”之别译,姑兼收以备考。)

  • 木璋

    读音:Mùzhāng景颇族姓氏。相传乃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昭倫

    读音:Zhāolún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白依尔哈拉,汉意为“石头”,因住在石滩上而得氏; 或称: 死后被埋石下,其后以石为氏,遂称“昭伦”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