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梗陽

梗陽

读音:Gěngyáng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梗阳(即祁氏邑,故城在今山西清徐)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2)。②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梗阳君。因以为氏(6)。【人】 梗阳巫皋,春秋时秦大夫(9,12,17)。梗阳真,汉时侍御史谒者(6,1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晋大夫食采於梗阳,其后氏焉。”梗阳,春秋时晋邑,其地在今山西清徐县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即今山西清源县。”然而今山西并无此县,而有“浑源县”,清徐县为是),为祁氏大夫采邑,遂以邑为氏,系出祁姓。

春秋时晋有梗阳巫皋; 汉代有梗阳真,侍御史谒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R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䒤, 草名, 疑即以草名为姓。)

  • 读音:Xín【综】音寻,见《字汇补》、《千家姓》(62,8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字汇补》 云: “㚯, 姓也。 见 《千家姓》。”未详其源。《汉

  • 拉什唐

    读音:Lāshítáng【综】 土族姓。拉什唐在土语中原义为羊圈。汉姓为唐(195)。

  • 察失利

    读音:chá shī lì【综】 唐南蛮堕和国王姓察失利名婆那,字婆末(7)。或云,褥陀洹国在火罗西北,其王姓察失利(60,63)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 “褥陀洹国,在火

  • 读音:Sō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史》 收载。“金有叟阿。” 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hù【音】 庶氏有Shù、Zhù二音,且源出不同、参见庶(Zhù)姓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族之后,以非正嫡,号庶氏(11,17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大夫庶其来奔鲁,其后为庶氏

  • 读音:Gōng【源】 系自刘氏。汉时楚元王刘交之子富封红侯(红,即红阳,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),支庶或以国为氏(6,7,12,15)。【望】 平昌(17,418),平阳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

  • 读音:Xún/Shyun Syu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曷薩那

    读音:Hésà'nà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一作 “曷萨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云: “ 《隋书》: 突厥有曷萨那部; 《唐书》 突厥有曷萨部。盖以部为氏。”

  • 仲乌

    读音:zhòng wū仲乌赢,见《容斋随笔》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