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殿

殿

读音:diàn

【源】①殷汤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江南汤悦,本姓名为殷崇义,后改姓殿(60,62)。殷崇义为五代南唐司空知左右内史事,后国亡入宋,避讳易姓名为汤悦(62)。又,宋徽宗崇宁间有商人殿全,自虔州石城徙居抚州,自言本姓犯宣祖讳下一字,建隆中,其祖以讼至县,县令因字形更为殿氏(7,12,17)。张澍云,赵宋有殿姓,本殷氏,以其字形相似改之。如姒之改似,杞之改杷,仲之改种也。罗泌《路史》以殿为汤后者,盖殷氏为商汤之后,殷既改殿,故亦为汤后(21,60)。②蒙古族姓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绛县(324)、河南扶沟(28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山东曲阜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香河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阳泉、临汾,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崇宁间 (按: 宋徽宗赵佶年号,时在公元1102—1107。) 有商人殿全,自虔州石城徙居抚州,自言本姓殷,犯宣祖讳 (按: 原文如此,当为“太祖”之误。宋太祖讳匡胤。殷、胤音近),建隆中(太祖年号,时在公元960—963年),其祖以讼至县。县令因字形改为殿字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谱》 注云: “系基姓所改,明时抚州 (今江西临川) 有商人殿全,自言本姓基,犯宣宗 (朱瞻基) 讳改。” 与《续通志》所载殊异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殿氏,汤后。”汤指商汤,商汤革命灭夏而建商朝,其后或以为氏。③又曰: “江南汤悦,本殷崇义,后改为殿。” 崇义,南唐臣,入宋避太祖讳,改殷为汤,又改为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见《通鉴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此姓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新余市公安局瑜水分局提供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《汉语大字典》收有此字,一音jī; 一音cuò,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 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公子捷菑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60)。②鲜卑族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望】 泰山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掶〕(9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

  • 阿伙

    读音:A-huǒ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乌蒙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jiāo商末贤人胶鬲之后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读音:Shēn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据说祝融之后分为八姓,莘为其中之一。二是古有莘国,商汤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儿,其后代就以莘为姓氏。今山东、四川、安徽、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区域。莘姓历史人物

  • 兆巴爾

    读音:Zhàobā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扎鲁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扎鲁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裸古

    读音:Luǒgǔ【综】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
  • 函與

    读音:Hány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,因氏焉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范氏。一作 “函舆”。姑兼收。

  • 韋龜

    读音:Wéigu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围龟氏。” 详见该条。

  • 莽古

    读音:Mǎnggǔ【综】①西夏人麻骨氏,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莽古(24)。②清时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莽古氏(256)。疑系蒙古氏之异译。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(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