氿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ǒu【源】 见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(444)。偶或为耦所改(62)。【望】 钱塘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
读音:Ègǔ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外兀歹”。
读音:yǔ【音】 萭氏有Jǔ Yǔ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萭(Yǔ)姓。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春秋时莒国之后,莒、萭古时相通(17,62)。②亦作楀,楀者,木名,因树以得姓,见《姓氏急就篇》注(11,60
读音:Qiānpá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千旁罗颠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kě dì yán【综】 河南延氏系北魏时代北可地延氏所改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7,27,70)。一说,改为可氏(7,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
读音:Tǒng【综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安徽天长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湖北之监利、江西之余干、浙江之景宁、福建之浦城、新疆之布尔津等地
读音:Jiǎo【源】系自偃姓。春秋时绞国在随唐之南(故城在今湖北郧县西北),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7)。或,周文王之师绞时子斯之后(60,62)。 【变】亦作佼(12)。 【望】汉阳(418)。
读音:Guī/Guei,Gwe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巩留有此姓(301)。
读音:Tóngtó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宁都(280)、浙江上虞(279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长治,山东之平邑等地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