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àn

【源】 ①原为但姓,音讹为淡(60,62,63)。②明时同州刘姓改为淡氏(60,62)。【望】 严陵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陕西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淡姓人口83%。【人】 淡从,唐时王鎔亲吏(11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阜平、蔚县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武昌、老河口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同州刘姓恥与刘瑾同姓,改为淡氏。” 明代同州,在今陕西之大荔、台阳、韩城、澄城、白水一带; 明代刘瑾,武宗时最有权势的宦官,正德间掌司礼监,擅威作福,巧取豪夺,朝野怨怒,后磔於市。②其引 《姓谱》 云: “胆姓音讹为淡。” ③ “” 之dàn姓,俗或省作 “”。

淡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归“平声”部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则归“去声”部。今从 《汉语大字典》,音dàn。

明代有淡成,海盐知县; 又有淡恭,莘县教谕;清代有淡如水,任蒙城县教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孫

    读音:Dàsūn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大孙伯之后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楚大孙伯之后。”

  • 安迟

    读音:ān chí代北姓,后改为安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安迟氏,改为迟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读音:Ěr/Eel【综】 源出不详,河北香河多此姓(308)。

  • 契芯

    读音:qì bì以部落为氏。回鹘匈奴之苗裔,其一曰契苾部。(见《唐书》)契苾羽,九姓,回鹘匈奴苗裔,后魏之高车,亦曰敕勒,周隋又曰铁勒,居金山之阴,独洛河北,其一曰契苾部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

  • 读音:Bǎi【源】①摆夷,为僰人(白族先民)之一族,居四川、云南,或以族名为氏(62)。②回族姓(380)。【布】云南东川(380)、河南扶沟(281)、临颍(339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伊吾(3

  • 史扎

    读音:Shǐzhā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烏楞烏

    读音:Wūléngw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兀鲁兀”。

  • 读音:Léi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方雷氏。古诸侯方雷氏,以国名为氏,后一支改为单姓雷。二是以祖名为姓氏,黄帝有臣子雷公,后世以祖名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,东汉末以及魏晋

  • 读音:Jí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,其后代有卫宣公,太子居于汲(今河南卫辉),称太子汲,其后代子孙遂姓汲氏。二是春秋时齐宣公的子孙中有受封于汲的,后世子孙称汲氏。汲氏如

  • 读音:jiá晋有大夫荚成僖子。(见《世本》)荚,姓,艺文志有荚氏春秋。(见《正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