琞
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62,80)。【人】 琞俨,宋时人(62,80)。琞增,琞本,均为明时人(80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同 ‘望’,姓。《正字通·玉部》: ‘琞同望,姓也。宋有琞俨; 明有琞本、琞增。’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琞”称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”
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62,80)。【人】 琞俨,宋时人(62,80)。琞增,琞本,均为明时人(80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同 ‘望’,姓。《正字通·玉部》: ‘琞同望,姓也。宋有琞俨; 明有琞本、琞增。’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琞”称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”
读音:rǎo lóng陶唐氏之后有刘累,学扰龙,事夏孔甲,赐扰龙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▲<汉>扰龙宗,被董卓杀害。
读音:Kuāngguǒluótè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护军塔布之妻为匡果罗特氏(260)。
读音:dà yě【源】 ①代北人姓,见《魏书》(27)。②北魏赐龙骧将军谢懿为大野氏(7,12,27)。或赐谢总为大野氏(60,62)。【变】 ①李氏唐朝之氏族,其先本为赵郡李氏,因李成佐命周室,伐魏
读音:bǐng【源】 ①相传古帝神农之臣有丙封(一作屏封),为丙姓之始(60)。 ②炎帝之裔封于丙(故城在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县东),后为宋邑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 ③春秋时齐大夫丙(
读音:Sù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,其注 “蔌”云: “蔌,亦作 ‘藗’。藗氏,望出晋陵。”藗,乃蔌之异体,当为同姓;或为同姓之分族。
读音:pú rú【源】①蒲,侯国(春秋时卫地,战国时属魏,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),其后有蒲如氏(60,62)。②齐地有蒲如氏(60,62)。商时侯国蒲姑(故城在今山东博兴东北),其后分派有蒲如氏(17
读音:Móus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四川金阳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sē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②蒙古(369)、布朗(156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云南镇雄(331)、曲靖(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东、桃园、台北(64,68,
读音:Tóng童姓来源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上古时期黄帝的后裔,黄帝有个儿子叫颛顼,他的儿子名老童,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中的字为氏。童姓发源于山东北部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向南迁到今安徽
读音:máo【源】 子姓分封,有北殷氏,见《史记》。《世本》作髦氏(11,17)。故称殷后有髦氏(11,15,21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旄〕,古时髦、旄字相通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