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èng

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周武王灭商后,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,其中就有盛国,后为齐国所灭。盛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。二是为改姓,汉元帝名刘奭,因避讳,奭姓人改为盛姓。三是少数民族改姓。清朝满族有盛佳氏,进入中原后改为盛姓。

盛姓发源于河南,先后在汝南(今河南上蔡)、梁国(今河南商丘)形成望族。东汉时期盛姓迁徙至四川、云南等地。目前盛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,尤以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为多。

盛姓历史人物有盛度,宋朝人。自幼聪明勤奋,当年边境遭契丹侵扰,他多次上书朝廷,陈述守边之策。奉使陕西,途中实地考察地理水文,并参照《汉书》绘制西域图献给真宗。盛度一生好学,手不释卷。曾奉诏编续《通典》《文苑英华》。盛懋,元代末年著名画家,嘉兴武塘(今浙江嘉兴)人。其父擅长作画,盛懋受其影响长于山水,也精通人物花鸟。当时吴镇的墨竹、岳彦高的草书、章文茂的文笔以及盛懋的山水,被人们誉为“武塘四绝”。

盛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四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穆王时盛国(故城在今山东泰安南华丰地区),后为齐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,9,12,17,60)。②汉东海北地太守盛苞,其先本姓奭,避汉元帝奭之讳,改姓盛,见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(7,9,12,17,89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盛佳氏后改为盛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蒙古、回(344)、土家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汝南、梁国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7%。尤以湖南、浙江等省多此姓,二省盛姓约占全国汉族盛姓人口37%。【人】 盛吉,汉时廷尉(7,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湖北之监利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崇仁,四川之合江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并注其源: ① “周子同姓国也。后为齐所灭。《穆天子传》 云: ‘盛,姬姓之国’; 《公羊》 云: ‘成降于齐师。’ 成者,盛也。以讳灭同姓,故言 ‘成’ 也。” ②或为奭氏所改: “奭氏,召公奭之后也,盖以名为氏。后避汉元帝讳,故改奭氏为盛氏焉。” 此亦系出姬姓。③为清代满族姓盛佳氏所改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西汉有盛吉,官司徒; 宋代有盛京; 又有盛侨,国子司业; 元代有盛懋,画家; 清代有盛锦、盛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qù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去疾之后,有去疾氏,去疾氏之后改为去氏(60,62)。 ②汉时匈奴右贤王去卑,其后或以去为氏,见《汉书·南匈奴传》(60,62)。【布】 台湾嘉义(64,68,26

  • 读音:Pō【源】 ①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坡氏(23,63)。②东乡族姓(211)。【布】 甘肃临夏有此姓。【人】 坡尔噶尔玛,清满洲镶白旗人,世居铁岭,其四世孙坡富魁任骁骑校(2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

  • 吉里米

    读音:Jílǐmǐ【综】 吉里米系金时女真人部落,唐时称郡利部,清时为飞牙喀,今之吉里雅克人,在今黑龙江下流。以部为氏(426)。

  • 伊勒忒

    读音:Yīlètè【综】  清蒙古人姓。伊勒忒乐善,清蒙古正白旗人,由拜唐阿(拜唐阿为官名)升云麾使(72)。又,清驻防达虎里正白旗中有伊勒特氏,世居打牲地方(260),〔伊勒特〕似即伊勒忒之异译。

  • 都 普

    读音:Dū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或称“都卑普”,即蜂 (氏) 族,后或改汉姓王、钱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他塔喇

    读音:Tātǎlǎ清代满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亦载,世居扎库木、安褚拉库、宁古塔、长白山、扎克丹、萨尔湖等地方,后或改为单姓“唐”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 “

  • 特爾吉爾

    读音:Tèěrjíěr赫哲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赫哲族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é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河北三河有此姓(285)。

  • 大陸

    读音:Dàlù【源】 系自姜姓,齐太公之后食邑陆乡,因以大陆为氏(7,21)。一说,齐简公时大夫东郭贾,字子方,食邑大陆(故城在今河北宁晋东南10里),号大陆子方,因氏(12,26,60)。历史上罕见

  • 巴拉

    读音:Bālā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巴拉氏(259,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