絡
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6),《广韵》(11)。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(7,9)。②洛侯,春秋时小国,即雒,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,其后有络氏(17)。 【望】巴郡(17,418)。 【布】湖北黄梅(361)、河南息县(302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广西陆川(360)、台湾(66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广东之新会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6),《广韵》(11)。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(7,9)。②洛侯,春秋时小国,即雒,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,其后有络氏(17)。 【望】巴郡(17,418)。 【布】湖北黄梅(361)、河南息县(302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广西陆川(360)、台湾(66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广东之新会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ángwùwūmì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其先在宋朝之西夏时为嵬名氏(102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唐古鄂摩克〕(24),而《元史》作〔唐兀吾密〕(57)。【人】 唐兀乌密察罕、
读音:Bìkā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刊氏。(按: “馝刊”,查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馝邘”; 《九通分类纂》卷二百一,《通志》 卷三十,或作
读音:xi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《姓苑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ōnglǘ【源】 ①东闾,春秋时齐国门名,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(7,60)。②东闾为春秋时嬴姓附庸国,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
读音:Bùjǐgé’ěr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昂基图之妻为布济格尔氏(260)。
读音:Dàlù【源】 系自姜姓,齐太公之后食邑陆乡,因以大陆为氏(7,21)。一说,齐简公时大夫东郭贾,字子方,食邑大陆(故城在今河北宁晋东南10里),号大陆子方,因氏(12,26,60)。历史上罕见
读音:Xiǎoěrzhū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北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áng【源】 原非汉族之姓。茫蛮原关南种(云南关索岭之南,称关南)其君以茫为号,因以为姓,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(60,62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、香港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茫端臣,宋时承议郎(15
读音:Wǔ现行极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 未详其源。(按: , 水名,源于贵州,流经湖南,疑当以水名为氏。)
读音:zǐ【源】 ①相传商始祖契,为舜之司徒,受封于商,赐姓子(7,12)。传说契之母简狄因吞玄鸟蛋而生契,故谓子氏(7,11,21)。②汤有天下,微子(纣王之兄,名启)基宋,世为子姓,或以为氏(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