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綦毋

綦毋

读音:qí wú

【源】①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之后(60,62)。②匈奴有綦毋氏(60,62)。【变】或作綦母氏,如《晋书》之綦母达,《北史》之綦母怀文,《唐书》之綦母潜,均作母。然《左传》綦毋张,石本、宋本、淳熙本、岳本均作毋,不作母。《广韵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亦同(60,242)。【望】会稽(17,60,418)。【人】綦毋怀文,北齐时信州刺史(84)。綦毋潜,唐时荆南人,开元进士,官右拾遗(61,84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①“春秋晋大夫綦毋张之后。望出会稽。” ②“匈奴亦有綦毋氏。”且“按: 綦毋,或作綦母。如《晋书》之綦母·逵、綦母·滕; 《北史·艺术传》之綦母·怀文; 《唐书》之綦母·潜,均作母。然《左传》綦毋·张,石本、宋本、淳熙本、岳本均作 ‘毋’。《广韵·注》及《通志·氏族略》亦同 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实作 ‘母’)。今从之。”

汉代有綦毋·闓; 又有綦毋·俊,上虞人,交趾刺史; 晋有綦毋·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楊干

    读音:Yánggā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注云:“即扬干氏。”

  • 读音:fú凫氏出于考工凫人之后,以官为氏。(见贾逵《周礼疏》)

  • 慶格哩

    读音:Qìnggé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庆格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Tuó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贵池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。, 古代没底儿的口袋; 也用以指风箱。此当指物以为姓。

  • 读音:Jūn【源】 系自祁姓(一作嬴姓)。春秋时麇国,故城在今湖北郧县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变】或作〔麏〕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觿》亦

  • 韓亞喇

    读音:Hányàlǎ【综】 锡伯族姓。亦作〔翰雅拉〕,汉姓为韩。新疆巩留、察布查尔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桐门

    读音:tóng mén宋北城门名,乐大心为右师,居桐门,后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桐门,子姓。《左传》:宋乐大心为右师,食采桐门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毛伯

    读音:máo bó【源】 周文王之子叔郑之后有毛伯氏,见《路史》(15,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周毛叔郑之后有毛伯氏。”叔郑为周文王第八子,封於毛

  • 读音:È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载有商纣之臣恶来,助纣为虐。周武王杀之。恶来,当为恶氏之

  • 子齊

    读音:Zǐqí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卫公族有子齐氏,见《潜夫论》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,卫公族也。” ( 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