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ápǔ彝族姓氏。本为以草命名的氏族名,(即“草氏族”),以之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杨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Yá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榆次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卢氏县公安局提供;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uǒ索姓来源于商朝。王公贵族有七支,形成七姓公族,索姓为其中一支。索姓最早的活动地在今山东、河南一带。索姓历史人物有索元礼,唐朝酷吏。武则天当朝期间,废除异己,索元礼承旨上书告密,被陷
读音:Mòkēlǐ【综】清正红旗蒙古闲散三格之妻为莫柯里氏(260)。
读音:Kuǎi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得被封于蒯,世称蒯得,其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,商代时有蒯国(今河南洛阳西),后人以国名为姓,称为蒯姓
读音:Dū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台湾屏东有此姓(6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ázhì【源】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变】一作〔鵊冶〕(62)。【人】鵊治子,汉时人,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路史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(按
读音:Shúwéi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舒威〕(24)。【人】 孰嵬英,西夏武节大夫(24,31)。
读音:Bósuǒ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以姓为氏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Pínglín【源】 平林为地名,在湖北随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史记》有平林老(60,62)。平林老当为平陵老之误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地名,在湖北随县。《史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