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piáo【音】 又音扑(Pū)(7,15)。又音瓢(Piáo),系非汉族姓,参见朴(Piáo)氏。【源】 东汉时巴郡蛮(即板循蛮,土家族之先民)酋七姓:罗、朴、昝、鄂、度、夕、龚(7,9,11,
读音:Jiōng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坰夫,嘉定进士。
读音:Rú’āi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沦源单甲区戛驮寨(161)。
读音:Dūnqiū【综】 北魏时改敦丘氏为敦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2)。然,今本《魏书》无敦丘氏。或系丘敦之误,或即顿丘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罕见复
读音:zhōng yāng【源】 古帝号中央氏,后以为姓(7,9,60)。一说,中皇氏之后有中央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邵思 《姓解》 云: “古帝号中央
读音:Mō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北魏有摸胡坛。
读音:B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变】一作敝(11,91)。【人】弊无存,春秋时人,见《左传》(12,15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左传》有弊无存。”当为弊姓
读音:qīn亲,周有亲弗,汉亲肥、亲宋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Kuàng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景颇族亦有此姓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台中(68,261)、云南畹町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
读音:Gá【源】 ①唐时吐蕃松赞干布名相噶禄东赞之后有噶氏(397)。②汉族姓,见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(24)。③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8,261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