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ǔ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大夫椒举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解》(7,24,60)。②楚举伯(一作伯举)之后(11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2,15,80)。楚地有柏举,故城在今湖北麻城东,县东有举水,春秋时吴子败楚师于柏举,即此地(87)。以地为氏。③满族姓(344)。【变】一作擧(9,60,80)。【望】楚郡(418)。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吉林伊通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,吉林之乾安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太原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续通志》注引 《姓解》曰: “楚椒举之后,以名为氏。”
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皆注举氏之源有二: 椒举之后; 伯举(或作“举伯”) 之后。疑椒举、伯举实同一人耳。椒,春秋楚邑; 举当即楚大夫伍举,食采于椒,遂称椒举。“伯举”之“”,当称其“”如伯嚭、仲连、季历之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ú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夏诸侯昆吾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东)之后(6,9,12,17,60)。②相传黄帝庶子龙苗生吾融,因氏(17,60)。③明时云南元谋县土知县吾氏,系白族(253)。【望】 濮阳

  • 温若蘭

    读音:Wēnruòlán【源】 代北三字姓(27)。或即温石兰氏。

  • 季連

    读音:Jìlián【源】 相传为鬼方氏陆终之子季连(芈姓之祖)之后,因氏(6,7,9,11,17)。【人】 季连齐,晋时堂邑(一作唐邑)大夫(6,7,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费连

    读音:fèi lián代北人姓,后魏孝文改为费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扈地干

    读音:hù dì gān【综】 代北姓。后改为扈氏(7,27,44,60,70)。一说,改为干氏(12,15,21,60)。作〔扈地于〕(6),误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读音:Fǔ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周礼》天官膳夫:凡王之稍事,设荐脯醢。脯醢是饮酒肴盘,或因以为氏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公帅

    读音:gōng shuài本公师氏,避晋景讳,改为公帅。(见《姓谱》)

  • 奚耶勿

    读音:Xīyēwù【源】 隋唐时回纥内九族之第九姓为奚耶勿氏(421)。【变】 亦作〔奚邪勿〕(17,62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乃回纥九姓之一。

  • 公紀

    读音:Gōngjǐ【源】 见《姓解》(9,63)及《广韵》(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噶爾哇

    读音:Gáěrwā藏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松贊干布时有噶尔哇·东贊宇松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或作 “噶尔”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