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蒲城

蒲城

读音:pú chéng

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步扬,食采于步,因氏。步扬之子䧿居(亦称先且居)食采于蒲城(故城在今山西蒲县东南),故称蒲城䧿居,后以邑为氏,见《广韵》(60,62)。亦称蒲城伯(11,17)。 【人】蒲城午,晋大夫,见《国语》(11,17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广韵》注云: “ (春秋时)晋有步扬,食采於步,因氏焉。扬子䧿居食采於蒲城, 故称蒲城居, 后以为氏。”据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周代晋国有大夫蒲成步阳之子, 名䧿居, 因食采于蒲城 (今属陕西),故以邑名为姓。” “蒲成步阳” 之称,不知其所本,——“蒲城” 是由 “蒲成” 所改?抑“蒲成步阳”乃 “蒲城步阳”之讹?其子始氏蒲城,父何以亦氏蒲城?

春秋时晋大夫有蒲城·午、蒲城·伯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韋豕

    读音:Wéishǐ【源】 韦豕,国名(参见韦姓),以国为氏(6,9,12,17)。亦见《诗经·商颂笺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Xún/Shyun,Syu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毋丘

    读音:Wúqiū【源】 系自田氏。战国时齐宣王封弟子毋丘,以绍胡氏之祀,赐姓胡毋氏,其后分三姓,胡毋、毋丘、毋氏(69)。按,姓氏书上,毋、毌、母三字多有混淆,不易辨别。疑毋丘同毌丘,胡毋同胡母。【变

  • 頗超

    读音:Pōchāo【源】 拓拔部八姓中有颇超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)。又,唐时党项以姓别部有颇超氏(7,24,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出自鲜卑族之

  • 读音:Chā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即叉氏(91)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贵州之三都水族自治县有分布,水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Huǒ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云南西畴(62,241)、东川(380)、辽宁沈阳(91)、上海(92)、河南洛宁(294)、河北乐亭(33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

  • 口引

    读音:kǒu yǐn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有口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代北姓(27)。一说,口引氏系北魏时若口引氏所改(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若引(27)。②后改为口氏(60,62)。一说亦有改为寇氏

  • 读音:X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17)。【望】齐郡(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武胜、梓潼、垫江等地均有

  • 比補

    读音:Bǐbǔ【综】 彝族姓。世居四川凉山地区(208)。

  • 虖連鞮

    读音:Hūliándī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挛鞮”云: 匈奴单于姓挛鞮氏。见《史记》; 《后汉书》作“虖连鞮”,亦作“虚连鞮。”或作“虚连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