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薩克達

薩克達

读音:Sàkèdá

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萨克达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凡三十九派,出萨克达、宁古塔、那木都鲁、阿库里河、吉林乌喇、吉颜、乌喇、扎库木、阿尔喇、德里倭赫、哈达、叶赫、卦尔察、发讷哈、讷殷、萨克察、辉发、长白山、布尔哈、赫图阿喇、萼汉辉河、黑龙江、德林村、马察、和罗、沾河、瑚普察、罗寨、阿尔喇、额和河、阿库里、尼马察、萨哈尔察、雅尔瑚、布尔浑、瓦尔喀、倭讷赫村、沈阳、萨克森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李、麻、骆、仓等氏(180)。 【人】萨克达吉勒通阿,清满洲镶白旗人,道光中历任三姓副都统、伯都讷副都统(254)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系地名,以地为氏(《清通志》); 或云:“萨克达”,四岁野猪,以图腾为姓氏(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)。散处萨克达、宁古塔、那木都鲁、德里、倭赫、哈达、叶赫、乌拉、赫图阿拉、黑龙江等地方。后或改为单姓李、麻、骆、仓等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清乾隆时山西巡抚阿思哈,姓此氏。见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達勃

    读音:Dábó【源】 代北姓(60)。即达步,亦即达薄干之省译,为高车人之姓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褒氏,又有改为裒氏(6,7,17,27,60)。古时褒、裒相通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

  • 读音:biāo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有彪氏(60,62)。卫公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彪氏(17,62)。【望】 齐郡、汲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清时河南均

  • 读音:l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5,17,60)。或居澧水之滨,因以为氏(60,62)。澧水,源自湖南西北与湖北鹤峰县交界处,流经桑植、澧县等地,流入七里湖。【望】 武陵(17,418)。罕

  • 读音:qí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,60)。一云,即勤氏,后人因事加心(60,63)。【布】 湖南浏阳多此姓(60,63)。【人】 懃铉,宋时浏阳人,元祐时进士(15)。懃会,明时浏阳人,

  • 蔡努忒

    读音:Càimǔtè【综】清正白旗蒙古马甲敏生之妻为蔡努忒氏(260)。

  • 納坦

    读音:Nàt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坦,金女真人部落,部人居上京路牙塔懒等地,以部为姓(71,397)。【变】 亦作〔衲挞〕(71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塔(24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【人

  • 读音:xián【源】 古有咸国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东南60里之咸城),春秋时为鲁大夫之采邑,因氏(17,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其源。①其据 《姓谱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鹹 (咸),春秋

  • 烛龙

    读音:zhú lóng吐蕃有烛龙氏。(见《唐书》)

  • 晃兀攤

    读音:Huǎngwùtā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译作 “鸿和坦”。

  • 車焜

    读音:Chékūn【综】 北魏献帝命其疏属为车焜氏,孝文时改车焜为车氏(7,9,12,17,27)。一作〔车昆〕(9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为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后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