訇
【源】 汉中(故治在今陕西南郑境)西城有訇乡,见《说文》。当以乡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訇琦、訇广、均为晋时关中流人(1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许横切。《蜀录》: 关中流人訇琦、訇廣(广)。”则“关中” 当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注: “音 ‘轰’。汉中西城(按: 原文如此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‘汉中西域’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作 ‘汉中西部’ 皆误。)有訇乡,见《说文》。”当以乡名为氏。
【源】 汉中(故治在今陕西南郑境)西城有訇乡,见《说文》。当以乡名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訇琦、訇广、均为晋时关中流人(17,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许横切。《蜀录》: 关中流人訇琦、訇廣(广)。”则“关中” 当有此姓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注: “音 ‘轰’。汉中西城(按: 原文如此;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‘汉中西域’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作 ‘汉中西部’ 皆误。)有訇乡,见《说文》。”当以乡名为氏。
读音:Guō【源】 系自任姓。过,夏时诸侯浇之国也,亦曰有过氏。夏少康灭之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过,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。【望】 高平(17,21,60,418
读音:Nísh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尼沙、那木都鲁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聂散氏。【人】 清镶蓝旗满洲官学生苏冲阿之妻为尼沙氏(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
读音:Hàpǔqíkè【综】 清宗室色尔晋之妻为哈普齐克氏(260)。
读音:J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2,15)。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有据姓(5,17,60)。【望】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江西广丰(328)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北京
读音:Qì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ítúlǐ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呢楚克之继妻为石图里氏(260)。
读音:Sūdūěr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 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 收载,或作苏都礼、苏德尔、索多理、索多尔等。后或改为单姓“苏”,盖取其哈啦之首音谐以汉字“苏”而得。
读音:Dū’ěrbéitè【综】清镶黄旗蒙古马甲罗浑岱之妻为都尔白特氏(260)。
读音:wáng fǔ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有王父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微子后有王父氏。”此当系出子姓。音从《姓氏词典
读音:Y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成都(9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太原、河南之中牟、云南之马关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