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A-w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原系非汉族姓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Gōng【源】 系自刘氏。汉时楚元王刘交之子富封红侯(红,即红阳,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),支庶或以国为氏(6,7,12,15)。【望】 平昌(17,418),平阳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
读音:Pū【音】 《集韵》:扑,音Pǔ。字宜从扌,不从木(60)。【源】 东汉建安二十年,巴夷扑(一作朴)胡举巴夷来附,见《魏志》(60,62)。【望】 巴郡(418)。【布】 云南镇雄有此姓(331
读音:Tóngg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查《姓氏考略》未见“同古”条,姑存疑以待考。)
读音:Pí/Pyi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Zhūgé【源】 珠格原为金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)。至清时,为满洲八旗姓,凡三派,出乌喇、宁古塔、萨哈尔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
读音:Fú/Fwu【源】 见汉史游《急就篇》(63)。
读音:Dī【源】①系自姒姓。夏禹之裔,东楼公之后有题氏(17,60,62)。②或以地为氏,《汉书·功臣表》有题侯张富昌(60,62)。【布】山西绛县(324)、河北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
读音:Bǎgǔ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把古,金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)。【变】 清时改译为拜格(24)。【望】 广平(71)。【人】 把古咬住,金宣宗时平西节度使(71)。清时译为拜格珠,平西
读音:Liúf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系刘、傅两单姓合成。亦作〔刘付〕(92)。广东化州(315)、广西陆川(360)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