邒
【综】 邒为乡名(80),或以地为氏。按:今人有误书邓为邒,故疑邒系邓之讹。福建、广东(62)、北京、湖南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系吴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古之乡、亭有以邒命名者,居者或以地为氏。)
【综】 邒为乡名(80),或以地为氏。按:今人有误书邓为邒,故疑邒系邓之讹。福建、广东(62)、北京、湖南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系吴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古之乡、亭有以邒命名者,居者或以地为氏。)
读音:jiāng lǘ将闾氏,《汉书·艺文志》:将闾子,名菟,著书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复姓》)
读音:Yǐ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ì郑公子騑,字子驷,其孙乞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▲<春秋郑>驷偃,大夫。<汉>驷钧,齐王襄舅。
读音:tún【源】 春秋时楚有扬豚尹官,其后以豚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豚少公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(春秋)楚有扬豚尹官,(见《左传》
读音:kuài燕王哙之后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《孝子传》有哙参。(见《广韵》)
读音:Sūmòl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达兰太之妻为苏莫拉氏(260)。
读音:Dài【源】 殷时有贷子国,子孙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人】 贷子相,殷时人。汤学于贷子相,见《韩诗外传》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长治,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。《姓
读音:Shí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乌苏河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姓石(180)。【人】 清正蓝旗汉军闲散阿克敦之妻为石佳氏(260)。少数民族姓氏。满族、锡泊族皆有此
读音:Kǎochéng【源】 济阳有考城(故治在今河南兰考),或以城为氏(7,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,地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
读音:Hūshén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忽神氏(13)。一说,系许兀慎氏之异译(397)。【变】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库克新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