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āng
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60)。一说,出自孔子弟子邦选(字子敏)之后(60,62)。选一作巽(26)。【变】 避汉高祖刘邦之名讳,有改为国氏者(26)。邦作邽,误(26,60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商城(308)、山西代县(335)、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台湾高雄、台南(68,261)、山东沂水(333)、五莲(290)、利津(356)、临清、北京、内蒙古包头、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邦严,明时河南南郑人,宣德中为顺德府通判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辛集、乐亭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大同,安徽之泾县,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以为 “出孔子弟子邦选”; ②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正字通》 云: “北魏馝邦氏所改。”

宋代有邦彪篯; 明代有邦严,顺德府通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出特

    读音:Yùchū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亲军都尔巴之妻为玉出特氏(260)。

  • 母知

    读音:Wúzhī【源】 周太公吕望之后有母知氏(19,21)。或即无知氏。

  • 蘇維

    读音:Sūwéi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尔恩阿尔安姆家支(375)。

  • 你惹

    读音:Nìrě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巴雅

    读音:Bāyǎ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巴雅西成,清满洲正白旗人,生员,嘉庆二年任奉天府尹(254)。

  • 苦魯丁

    读音:Kǔlǔdīng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苦鲁丁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科尔罗丹〕(24)。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

  • 金補

    读音:Jīnb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海耶金补〕,属卜余家支,四川昭觉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博索

    读音:Bósuǒ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以姓为氏”,未详其他。

  • 一那蔞

    读音:Yī'nālóu【音】 蒌亦音闾(Lǘ)(9)。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2)。一那蒌氏本辽东鲜卑部落,与燕同时兴起,后由燕归魏(7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蒌氏(7,60,70)

  • 读音:Shù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温县(284)、洛宁(294)、巩县(301)、江苏高淳(305)、镇江(62)、四川茂县(62)、山东沂水(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