鄵
【源】 鄵侯国在慈州,即郑伯卒处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、鲁山之间),以国为氏(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 ‘操’去声。《姓纂》: ‘鄵姓,以邑为氏。’”鄵,邑名,春秋时属郑,或云其地在今河南新郑县至鲁山县之间。《姓氏词典》音cáo;今从《汉语大字典》。
一音sāo,亦为姓。
【源】 鄵侯国在慈州,即郑伯卒处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、鲁山之间),以国为氏(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 ‘操’去声。《姓纂》: ‘鄵姓,以邑为氏。’”鄵,邑名,春秋时属郑,或云其地在今河南新郑县至鲁山县之间。《姓氏词典》音cáo;今从《汉语大字典》。
一音sāo,亦为姓。
读音:Cháhāzhálá’ér【源】 察哈札剌儿系元时札剌儿部一支,当以部为姓。【人】忙哥撒儿,察哈札剌儿氏,元定宗、宪宗时为断事官。其孙伯答沙,元延祐二年累官中书右丞相,后以大宗正府札鲁忽赤出镇北
读音:qī【源】 ①古诸侯防风氏之后(17,21,60)。虞、夏、商时汪芒氏(亦称汪罔),周时长狄,亦称长翟,即春秋时鄋瞒,均为漆姓。春秋时鄋瞒故城在今山东历城北(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大夫食采
读音:hé tū lín一作纥突陵,以部落为氏,后改为邻氏。(见《魏书》)纥突邻氏,改为邻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南三字姓》)
读音:Hà’ěrhasī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五立纳之妻为哈尔哈思氏(260)。
读音:Wūyǒngnà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白依尔哈拉,原为分开之意,为避免争斗而分族。遂以“乌永那”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读音:Tǒngjī【综】代北姓。后改为嵇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2,27,60)。亦作〔统嵇〕(12,27)。而《广韵》作统奚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
读音:Xiānglì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复姓”,未详其源。或音xiànglìng。
读音:Ji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īng’ān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杭奇之妻为兴安氏(260)。
读音:wòliè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其注云:“景祖时沃哷部伯赫布尔,后复有他志。遂结乌春·乌木罕举兵,世祖使肃宗与战,获博诺,献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