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野辭

野辭

读音:Yěcí

【源】 ①唐时党项族姓有野辞氏(7,15,60)。②南北朝时拓拔部八姓之一有野辞氏(60,62)。【变】 《宋史》作〔野乱〕(40),《新五代史》作野利(52),《通考》作野律(54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①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野辞氏,拓跋八部之一。”则此为鲜卑姓,出自拓跋氏。②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“唐时党项以姓别部,有野辞氏。”则此为羌族姓,出自党项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穀粱

    读音:Gǔliáng罕见复姓,多写作“穀梁”。《姓氏寻源》有载。其注“穀梁”云:“鲁有穀梁氏。梁,宜作粱,当以穀种为氏。”

  • 读音:Gāng【源】 高丽人姓。凡二派,出易州、望京等地(23,63,260)。【布】 河北万全(326)、台湾台东、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冈茂思,清镶蓝旗包衣人,世居

  • 哈塔錦

    读音:Hǎtǎjǐ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哈答吉”。

  • 吐延

    读音:Tǔy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魏书》 收载。“北魏有吐延身”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宏古

    读音:Hónggǔ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霍商之妻为宏古氏(260)。又,清正红旗满洲笔帖式托何齐之妻为宏吴氏(260),〔宏吴〕似即宏古之异译。

  • 阿不罕

    读音:ā bù h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白号之姓(71)。【变】 ①金时亦作〔阿不哈〕、〔阿弗罕〕、〔呵不哈〕(56,71)。 ②清时又改译为阿布哈(24,260)。 ③汉姓为田(71)。【望】

  • 子俛

    读音:Zǐfǔ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氏英贤传》注云: “子俛子,春秋齐人,著书五篇,论兵法与穰苴同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盱母萬

    读音:Xūmǔwàn/Hsumuwa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輿

    读音:Yú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大夫伯舆之后以王父字为氏(6,9,11,12,17)。②武川舆氏,源出鲜卑。初慕容部破后,种族仍繁,北魏天赐末年,颇忌而诛之,时有遣免不敢姓慕容,皆以舆为姓,见《魏书·

  • 读音:yō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三子雍伯之后有邕氏、雕氏(8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与‘雍’同。《集韵》:雍,地名;又,姓。古作‘邕’。”参见 “雍”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