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鈎弋

鈎弋

读音:Gōuyì

【源】 汉昭帝母钩弋夫人,后有钩弋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7,12,60)。按,钩弋宫为汉时宫殿名,在陕西长安西北。汉孝武赵婕妤居钩弋宫,太始三年生昭帝,见《汉书·外戚传》,当以殿名为氏。【变】 亦作〔鉤弋〕(6,12,418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人】 钩弋君,见《神仙传》(6,12,21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又为钩弋氏。《神仙传》 有钩弋君。” (按: 钩弋夫人原姓赵氏,系汉武帝妃,居钩弋宫,其后或以为氏,有钩氏、钩弋氏。)

或作 “鉤弋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亓官

    读音:Qíguān亓官姓出自春秋笄官之后,是以官名为氏。笄官,亦称丌官、亓官,是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职。其后裔遂以职官名为姓氏。亓官姓如今在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陕西、辽宁、吉林、台湾等地有少量分

  • 读音:yǐ蚁逢,见《印薮》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Li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榴,即石榴,果树名,疑即以树名命氏,如桃、李之类。)

  • 读音:X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uó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)。现行苗族姓氏。今贵州之镇宁柳乡大营村有分布。传说来源于古时: 两兄弟在田间劳动时得到了两个茶杯大小的田螺,放在家中水缸里养着时,这两个

  • 阿顧

    读音:E-ɡ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比家支(375)。

  • 孫江

    读音:Sūnjiāng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当代复姓,今江苏丹徒有此姓,名孙江一丽。孙江一丽的父母为丹徒县大港镇普通农民。她出生时为一连体婴儿,后在镇江医学院医务人员和政府的

  • 读音:Xiàn/Shian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5,17,21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羡〕(60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冀县(60,62),今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桃园(68

  • 司士

    读音:sī shì【源】 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司士(掌群臣之版,以治其政令,以德诏爵,以功诏禄,以能诏事,以久奠食),系以官为氏(11,17,60)。【人】 司士贲,春秋时人,见《礼记》(11,17)。

  • 读音:Shèng【源】 本胜屠氏,后世避仇改为胜氏(6,7,9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胜勋,汉时武安人(15,24)。胜成,明时兴业人,永乐举人(15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