鏤
【音】 又音娄(Lú)(17)。【源】 汉置镂方县(故城在今朝鲜平壤东北),属乐浪郡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辽东有此姓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7)。【望】 辽东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《姓苑》 云: “今辽东有此姓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云: “汉有镂方县,属乐浪郡。当以地为氏。”望出辽东。
【音】 又音娄(Lú)(17)。【源】 汉置镂方县(故城在今朝鲜平壤东北),属乐浪郡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辽东有此姓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7)。【望】 辽东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《姓苑》 云: “今辽东有此姓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云: “汉有镂方县,属乐浪郡。当以地为氏。”望出辽东。
读音:Chuàn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,62,63)。同爨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据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熶,即爨字之异体,当音cuàn。爨,为现行姓氏。
读音:Xi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19,21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系仙姓分族。”(按:
读音:zhì【源】 《姓苑》(21,24,60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浙江上虞(279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宁夏惠农(旧县名,今部分归石咀山,其余归平罗)(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
读音:yú【源】 以地为氏(60,62)。鄃,汉置县,曾为侯国,故城在今山东平原西南。【布】 古时河北清河一带有鄃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
读音:Bìlìchén【综】北魏时改代北辟历辰氏为辰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44,60,62)。【望】河南(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之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
读音:dié lǐ【源】 回回姓(60,62)。【人】 迭里弥实,元时回回人,任漳州路达鲁花赤(21)。元代回回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回回姓。元有迭里·弥实。” 弥实,字子初,回
读音:Bā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巴子之后有巴公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春秋时巴国,子爵,史书亦称巴子,详见巴氏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亦载,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
读音:Gā【源】 蒙古族姓(369)。亦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布】 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北京密云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嘎构,1941年曾任内蒙古额济纳旗防守司令部查马长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
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或以地为姓,下辩亦作下辨,在武都(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80里)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【人】 辩武,汉时人(60)。罕见
读音:M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麵张四”。(按:疑此“面”非姓,乃以职业特点冠于姓名之前以区别于